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
很多人通过阅读,启迪智慧,增长能力,改变境遇。但是,同样也有很多人,广泛阅读,却是“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
如果我们把书籍比作一座金矿,读书能否有所收获,取决于我们的挖金术的高低。
如何能在书籍这座金矿中采得更多的金子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高效阅读》一书中寻得答案。
该书全球畅销30年,目前更新到第10版,帮助百万名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凯瑟琳.T.麦克沃特是美国知名的传播学者,著有十几部教科书,畅销美国数十年,旨在帮助年轻读者在大学和职场取得成功。
1.jpg- 主动阅读:带着问题阅读
很多人认为,阅读就是简单打开书、阅读、合上书的过程。实际上,若想高效读书,需要主动阅读。主动阅读是一个整套的复杂技能,关键在于要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阅读前,先快速翻阅书籍封面、封底、腰封、译者序、前言等,了解书本大概内容,然后问自己读此书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此书想解决什么问题?此书适合采用什么阅读策略?是精读还是泛读?
阅读时,通过主题句、图片等,形成阅读的预期,辨认什么是作者想强调的重要信息?作者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各观点之间怎么联系的?新知识和以往的知识点是否有联系?能否预测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阅读后,可以问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实现自己阅读的目的?你相信作者的观点么?这本书让你有什么知识增量或者某种能力、技能的提升么?
如果读书只是简单、不带思考地机械阅读,合上书本后,读者往往会感觉习得了一些知识,却不是特别清晰,且很快可能就忘记了。
反之,如果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断提问,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整个过程不是被动、无选择接收,而是主动思考、主动寻找、主动选择,定能从书中挑选出真正有用、有价值的内容。
- 批判性阅读:逻辑思维贯穿始终
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各种知识全部放进大脑,而是能超越文字层面去思考,既能理解观点,更能应用、分析、评估信息,并创造出新的观点。
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整个阅读过程中,需要借助逻辑思维。
比如:
边阅读边推断。基于作者提供的线索和目的,读者对其没有说出来的东西进行合理猜测,并在后面的阅读中验证推断。
区分事实和意见。读者能分辨出书中的内容,哪些有可靠来源,哪些是可以被证明属实,而哪些则是作者感情、态度或信念的陈述。事实可以被接受,而意见则需要质疑和评估。
识别概括。概括不是事实,只代表作者对一组特定事实的判断。比如:“大多数父母关心孩子们的幸福。”如果书中包括概括,而无事实证明,只能被看成一种意见,因为作为事实提出的概括是有误导性的,甚至完全错误。
......
书中专门有一部分详细讲解如何批判地阅读,介绍了很多实用可行的方法,如果想在这方面提升,读者可以好好研读这部分。
- 快速阅读:用科学的方法刻意练习
在好书层出不穷,时间愈发稀缺的当今,能够一目十行地快速阅读,是一项非常难得的能力。
不过,只要是能力,就可以借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刻意练习得以提升。书中介绍了三种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
首先是意群阅读。很多人阅读是一字一字地读,这种阅读不仅费时,还往往降低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而意群阅读训练则是把字组合成有意义的词组,这样句子反而更容易理解。此外,意群阅读训练可以扩大眼距(每次注视时能够看到的单词数量),缩短阅读一行所花的时间。
其次是关键词阅读。阅读并非意味着每个字都不错过,可以跳过不重要的词语,只读能表达句子中主要和核心意思的词语。一般来说,就是关注句子中的名词、行为动词、重要的描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
最后是略读和扫读。句子不必一字一字阅读,文章也无需从头到尾不错过任何一点,而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只读包含重要信息的部分,抑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当然,刻意训练过程会有很多的不适应,甚至痛苦,因为突破舒适区一定会伴随着各种不适。
这就像在拉橡皮筋,新的橡皮筋很紧,拉一会手就会累,也拉不了多长。但是,坚持一次次拉伸,它就会变的更松、更长和更有弹性。通过科学的方法刻意训练,阅读速度会越来越快,阅读效率也会逐渐增加。
3.jpg莎士比亚将书籍比成“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将阅读视为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培根也感叹:“读书给人带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书籍的确如宝藏,能带来无尽的好处。如果能提升高效阅读的能力,增大阅读的效能,则如同升级挖掘宝藏的工具,结果必然是事半功倍,觅的更多的宝贝。
若你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挖金术,就打开《高效阅读》这本书,跟着书中的训练建议,开始自我阅读技能升级之旅吧。
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