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道士塔篇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道士塔篇

作者: 渐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6-27 17:36 被阅读0次

胡乱写的

以描写道士塔开始引出对王道士的批判,认为敦煌莫高窟的破环和文物流失全部是王道士一人的错

是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他是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认为他是莫高窟的罪人


王道士确实渺小,确实卑微,他的教育程度让他在现代人眼中确是愚昧,但我们就因为这个而否定他为莫高窟做出的贡献么,斩钉截铁地说他就是一个罪人也未免太绝对了吧。

让我们回到那个时候。

宁静的一天,王的助手杨某正在洞里抄写一些经书,想要拿出去换一点钱。抄写了一会,杨某站起身到石壁旁磕烟锅头,忽听有回音阵阵,他疑惑不解,猜测内里恐有密室。杨某急忙报告给王圆箓,之后他们二人共同破壁入内,大吃一惊,内里却有一房间,并且堆满了经卷写本和佛像——这就是后来扬名中外的莫高窟藏经洞!

王欣喜若狂,此时他也认识到了该洞的珍贵,但是凭他一己之力去保护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天方夜谭。他想到了那些官老爷,那些平日里喜爱附庸风雅的官爷,他四处奔波,渴望那些官老爷可以帮助他保护那些历史的经卷,却一次次的失望。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识货的人,将他的建议认真对待,并且冒死上报给了慈禧,但此时时局动荡,皇宫内众人皆自身难保,谁也不会在意一个小小的莫高窟藏经洞。

王道士只能自己攒钱,省吃俭用,清理洞中泥沙,直到斯坦因的来到。

斯坦因用一个不是谎言的谎言骗走了敦煌的珍宝。说他是谎言,因为那是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说他不是谎言,也确实如此,他当时承诺,一定会给予这些文物最好的保护,这个也确实做到了,现在的这些文物确实安稳的躺在各国的博物馆中。

最讽刺的,当莫高窟的价值为众人所发现时,华夏众人没有想着如何保护,反而为一己私利,大肆盗窃。导致莫高窟珍宝大量流失!

所以我认为余先生在此书中所说的王乃最大的罪人太过绝对,我认为最大的罪人反而是当时江河日下的清朝!

同时要反驳文中是王道士贪财,以一些银元便换走了大量的珍宝的表述。王道士若贪财,怎么会在前期对莫高窟进行修复?舟车劳顿,风尘仆仆的寻找官员为莫高窟做主?这哪一样不花钱?

同时也为对中国画家张大千也因个人喜好对莫高窟进行破环一事作出解释。

我认为此文应作戏文,不可当真,因为它实是经不起推敲。







相关文章

  • 读《沙原隐泉》偶感

    《沙原隐泉》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里面的一篇散文。 根据文化苦旅里面的散文顺序,道士塔之后,是《莫高窟》,《...

  • 读《道士塔》后记

    高中的时候,读《道士塔》没现在这样强烈,甚至语文老师对道士塔的讲解已化为乌有。只依稀记得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

  •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道士塔篇

    胡乱写的 以描写道士塔开始引出对王道士的批判,认为敦煌莫高窟的破环和文物流失全部是王道士一人的错 是王道士“太卑微...

  • 《文化苦旅》,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所作,属游记类。虽然某些内容有歪曲甚至故意泼脏水之嫌(详见第一篇《道士塔》中对王道士的描写),...

  • 读《文化苦旅》,守护好中国人自己的宝贵遗产(1)

    读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和《莫高窟》,我发现,把顺序倒一倒,会看得更明白。也就是,先读《莫高窟》,再...

  • 说到敦煌和莫高窟,你却只记起壁画与飞天吗?

    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读到道士塔,读到莫高窟,填补了我对那段中国历史认知的空白,诚然,对于敦煌,对于莫高窟,我们...

  • 书籍分享《文化苦旅》-《道士塔》

    最近正在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先生的文字很优美,也很有画面感。第一篇《道士塔》讲的是因为王道士和官员的愚昧无...

  • 道士塔

    文/建坡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一书中的一篇散文,我想很多同学已经看过。写的是关于敦煌文化敦煌经卷流失...

  • 王圆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知道王圆箓,最早是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道士塔》中: 有一座塔,由于修建年代较近,保存得较为完整。塔身有碑文,...

  • 【68】白马寺

    从昨天起,我开始阅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了牌坊、寺庙、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等几篇文章,思绪万千,不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道士塔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ri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