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被讨厌的勇气》
昨天我们明白了,一味追溯原因,陷入俄罗斯套娃般的逻辑中,只会让人止步不前。
那么我们今天来思考,如何面对既定事实?
阿德勒的意思是,你有一个目的,然后你就像雷达一样扫描自身经历,从过去经历中寻找有利于当前目的的要素,从而达成目标。你想要别人同情你,你就会越发觉得自己可怜;你想要把钢琴练好,那么之前弹错的每个音符都是正确的前奏。
有句俗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是说同样一件事,不同角度怎么都能讲得通,你想怎样讲都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124/c68e0511fd7aaa0c.jpg)
哲人: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哲人:我们大家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被讨厌的勇气》
事实上,我们总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是表面的目的,即你可以明确表达出的目标;
第二个是潜意识目的,即你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实际行动是朝着它进发的目的。
这两个目的相同时,你的愿望与行动能够协调一致,事情就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事半功倍。
这两个目的矛盾较大时,就会让人内心痛苦,因为你期待着向左的方向,但身体却在朝着右走。
当事情进展不顺利,内心充满了对自身行为的厌恶与失控感时,你可以尝试分析自己的潜意识目标到底是什么,拉开距离观察自己的行为,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分析出潜意识目的后,它就失去了神秘力量,成为了我们可以控制的想法,进而我们的两个目的就能逐渐协调一致。
不要担心自己做不好,只要不断练习,就能逐渐调整自身状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读书有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