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封建大家长让自己的不孝子跪在祖宗灵位前反省,偶尔还会有鞭子棍棒一顿伺候。而这个不孝子就是很难好好悔过,只是忍住这顿毒打。
一家之主,说起这个话题,倒是觉得话语权很高,一定是被好好伺候着的。让谁干嘛就干嘛,很舒服的体验。小的时候,应该很多人想过成为这样一个家主吧。至少我曾经这么想过。我说了算的话,一切都会更好。我会安排每天多吃点好的,多玩一会,多休息会,多搞点钱。
现在想想,以我读过的几年书和经历的这些点事情来讲,可能这家早就被我给糟蹋没了。败家败家,或许不过是糟蹋金钱,还糟蹋希望。带着很多人的期待,以及对未来成为另一个家的家主的想法,总有很多困难在等待着。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我的父亲已经开始工作10多年了,攒下了第一笔钱买了房子,结了婚,有了几个孩子。多读几年书,长进倒是没多少,毕竟还是靠自己悟性。从小不会讨好别人,不得人喜欢,怪得了谁。后悔不尽然,只是叹息这个社会跟自己学的差距甚远。
冲突。我一直在避免冲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也没说己所欲要干嘛干嘛。行走在人群中,偶尔就有那么两个人,相互间看了一眼,然后想法不同起了争执。说也说不清,听也没听对,最后吵得不可开交。
在家里好办,家主说了算。两个人都打一顿再说,没说干正紧事,哪来没事找事。可在外面就不同了,谁得家主说了算?谁都想说了算,可谁说了都不算。
但凡理智一些,家主就是会比较吃亏的。总是想着别人也不容易,能算了就算了。那次和三轮车撞了一下,就什么也不看,让交警安排给别人理赔了。还好,这个老人家没有因为这个结果,就误以为自己没错。
可总有那些时候,克制自己素质高不代表别人就要让理了。这一不小心,话说错了。家主要么就惹上很多烦心事,要么就进去了,贴了不少钱,还可能连累家里人,前前后后到处跑。只是那个惹事的人,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
古代侍君左右,稍有不慎,就可能是满门的性命。一家之主,在外扛事。不好当,真不好当。恨铁不成钢,或许也是因为一家兴衰寄于一人。
一家之主,有本事去外边“蛮横”,欺负自家人就没意思了。经历过几次冲突,就会发现家庭,原来是这样子的关系。所谓血亲,只有自家人才能说话。其他人再好,毕竟也都是外人。
可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喜。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总之,作为家主,保护好自己人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