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阿里,后有滴滴,目光都曾聚焦“pony马”的社交阵地。结局,已无须赘述。
改变人们的习惯,这样伟大的事,已经多了一个滴滴的名字。身居顶端,眼光早在十年后,仿佛已经是一个宏大主题的叙事。
有时沉溺感太重,会超出承受力。
乐清事件的发生,让镜头回到眼前。扑面而来的压力如果是系统性的,那是会让人有窒息感的。
“承诺多、整改少”;“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正式场合的官方表态已事关一个企业的品德,压垮了人之正常的心底最后一丝侥幸。
汉字的不同组合,有时会出现让人惊讶的不同效果。那种凉到了心的感觉,也许身居其中才会明白。
一边是微信动辄10亿的月活用户,一边是雄心勃勃,刚刚起步的社交属性的尝试,结局连任何可比性都不曾带来。
一切眼下,皆有先兆。
时间回到4月,滴滴投资人被滴滴司机殴打,这和多年前一位民主党派人士内急,在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如厕遭拒,有一些类似。
我们无法苛求一个人,在领域已达顶峰的同时,还具备深刻而专业的新闻式体会和分析,能理解类似事件本身自带的戏剧化和冲突性,会让原本积累的氛围在某一刻瞬间瓦解。
如果时间回到5月6日的郑州,平台发生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数量是可以阶段性统计和分析的,是可以作基数和犯罪率对比的,尽管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都是一个个让人心痛和难过的案例。
我们无法苛求一个人,在领域已达顶峰的同时,还去清晰的了解领域外的诸多社会运转规律,诸如警方在社会管理中详细的属性,完整的警方体系运转机制,诸如城市发达程度的犯罪比率等等。
时间再回到8月1日,那是一个目前尚未有一个行业管理能超越的规格的联席会,成员单位12个。我们眼里的我们,和别人眼里的我们,是不一样的。
同样,我们也无法苛求一个人,在领域已达顶峰的同时,还具备完整的政府事务方向和路径的思考,会把迄今行业管理最高规格的联席会理解为最好的机会,能通过这个渠道清晰而详细的传递信息,能在党政机关行业管理政策摸索期担当起行业领导者的责任,甚至参与管理政策的试验和制定。不过,相对于眼下,这些已经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了。
回眼看看“pony马”庞大的社交、资讯矩阵,也许,1983年出生的程维,会从心底敬仰1971年出生的“pony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