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洋:
早上,开车送你去地铁站,因为各种原因,你出门晚了。
我先下了车库,去发动车,然后停在了车库离你最近的地方,以便节约一点时间。
车上,正好聊起了迟到这个话题。
优势也有可能是劣势。
浩洋,你知道吗,我们经常组织活动,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离开活动地点近的人,越容易迟到,只有那些远距离的人,大概率会早早到。
你知道为什么吗?好像近距离的人总觉得因为有了地理的优势,所以他一切掌控度会高,但很多时候总会有很多小意外,临出门接了个重要电话,东西找不到了,东西忘带了回去等等。
出门有的时候我们是一路绿灯,到地铁站可能5分钟,但有时候可能就是各种堵车,要花十几分钟,但是当时间很紧张,心情也会变的急躁,前面那个红绿灯可过可不过的时候,我就可能会一脚油门踩过去,而没有那份悠闲的等待的心情。其实相对来说风险也就高了。
就是因为距离远,我知道各种不可控的风险比较多时,那么我会预备更多的时间,以便应对各种可能性。
最近这也是我自己的课题,我也在训练自己的心性。我和他人约定的时候,我会要求自己比约定的时间提早15分钟,如果是10点的约会,那么我会告诉自己9:45这个deadline。我会以这样的时间去倒推出门时间。
其实说真的,这并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
因为我经历过一些难受。有时候出门晚了,就算是准点到场,但在这个中间紧张焦虑的心情都是自己全程经历的。
我自我反思,这份难受如何能减少或者避免,和外界无关,是我在看自己的难受。
既然我不喜欢看到迟到的自己,我也不喜欢在赶路时候紧张的状态,那么在家的15到30分钟并不能带给我如此多的愉悦感,那么从边际效应来讲,在家的15分钟和早到的15分钟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近你正在学习经济学,这个边际效应就是很方便你理解的一个名词。你在很饿很饿的状态下,我给到你的一个肉包子,你会觉得很好吃,就是这15分钟的缓冲就会很珍贵,如果你已经吃了4个肉包子已经吃得很饱了,我再给你第5个肉包子,你并不会觉得很珍贵,这就像很多时候在出门前磨蹭的15分钟价值并不大。
你知道吗?在经济学里,贫穷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状态,更是思维模式。推荐去看一下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代表作《贫穷的本质》和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合作的《稀缺》这两本书。
当你一点余钱都没有的时候,每天都忙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完全没有经历对未来进行长远规划,哪怕是一些效果立竿见影的事情。
穷不单止缺钱,也指缺时间,缺知识,缺技能,有的人缺钱,缺少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对资源感到匮乏的状态,都可以叫做“穷”。
不知道你见没见过以前的磁带,磁带上面最后会留下一节空白,这样才能保证整段磁带不会被扯断,这个磁带才有更长的寿命;比如洗衣机,你装得太满它也转不动,一定要留一部分的空间它才可以转起来;再比如路上的汽车,如果说道路的占有率超过了85%,堵车的概率是百分之百的,只要这个车多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堵车,因为只要有一个司机踩一脚刹车,那后面所有司机都会停下来。所以任何系统留一定的余闲都非常重要,它不是对资源的浪费,而是让系统更加高效运转的保证。
从这个角度来说,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余闲可能会让一个人的效率不是那么高,但是它带来的正向收益却是非常高的,它是一种奢侈的心理享受。一种让我们面对生活的琐事不需要权衡,犯了错误也无所谓的奢侈享受,这种享受对一个人的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梭罗说过,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稀缺会引发带宽的不足。
什么叫带宽呢?带宽是我们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统称。
我们从处理日常的事情到思考问题都需要带宽,你可以把带宽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有一定的宽度,而且同时行驶车辆的数量是有限的,一般能并排开七辆车,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最多只能关注七件事。如果说超过了七件事就会引起带宽负担,这条路也会拥堵,所有车的行驶速度都会下降,严重的时候还会有车祸。
这一点真的要向外公学习,每天能见到的榜样这点做的就特别棒,外公一直给人很靠谱的感觉,因为只要他参加的聚会,他一定会提前到达,考虑各种可能性。提前到,可能对他来说有一个心理的优势或者掌控感,其实同样看书在家里多看10分钟和到了约定的地点看10分钟是一样的。但在过程当中你的整个体验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我要向外公学习的是,我希望自己的心情是平静的,我享受这份可控制感。
我在做很多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大家的很多情绪都来自于失控,不能掌控的东西,那么想追求一种所谓的确定感。的确事实上我们的人生是在追求一定的安全感,那如果这个安全感可以通过小小的改变,提前15分钟这样就能够获得,那其实是一个可操作的举动,然后把一个平稳的心态带到一天的一个过程。
谢谢最终你今天没有迟到,但你的行为帮助了我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