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闻其名,后见其人
十年前的那个开学季,我穿着拖鞋走进报名点,准备开始我的初中生涯。报名点桌前坐着一个消瘦的中年男子,戴着金边眼镜,但眼神依然犀利,给人一种十分利落干练的印象,但不是很亲切。我走上前去,准备交钱报名。
中年男子也就是我未来的班主任,他看我一眼,说出一句话:“怎么穿拖鞋来的?开学不准穿拖鞋。”
当时我懵了,报个名就被针对了。当时我和爷爷一起去的,爷爷连忙说刚开学不知道,开学一定不穿拖鞋,并表示歉意。而我大概在一旁低头,一副老实挨批的样子。
班主任接着说:“徐XX,是吧!成绩不错!知道我们班有一个叫姚XX的吗?他入学成绩班级第二,你要努力!”大概意思,让我有压力,不能骄傲懈怠。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姚XX的名字。
二、同桌
而之后的情节很平凡,由于按成绩和性别分配座次,男男坐一起,女女坐一起,成绩好坐一起,成绩不好的坐一起。座位不断的变动过程中,我们也做过同桌,应该很长时间。初三换的班主任,家里相识,有一次调座位之前他问我想和谁坐一起,我说姚XX。
相熟之后,互相都称呼起了外号,大家都叫他“大头”。偶尔调侃他“大头大头,下雨不愁。”当然,我也有外号,也被调侃。那时的课业相对来说比较轻松,或者大家相对来说比较有天分,又很努力。而我们相对来说洒脱不羁,去网吧,却不沉迷网吧。去同学租的房子里搞大通铺,五六人睡在一起,天南海北的夜谈。抑或,一起打个乒乓球,而我总是那个最笨的。五球三胜的局,我往往都是“三光”下台。
而上课时,也是格外有趣。有时老师上面讲,而我们在下面玩些其他的。记得初一地理时,打开书上最后一页世界地图,我们七八十来个人,分为两组在找地图。一组给另一组出题,如“格陵兰岛”,另一组则要迅速在地图中找出“格陵兰岛”的位置。
早晨,往往六点二十左右就会到学校,天仍然灰蒙蒙的。一般老师是六点五十到教师监督我们上早自习,于是我们往往会趁这段时间玩游戏,比如:飞行器。一次,我们玩得正尽兴,忽然一个人在我后面说:“应该这样走。”而我立马争辩道:“不对,应该这样走。”而刚开始还热闹的棋局,忽然安静下来。回头一看,班主任。糟糕,这是要写检讨的感觉。如今,已记不得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写了检讨,只记得应该有写过检讨这么回事。
而我们的检讨书,则是需要在班会上站在讲台上向全班的同学念出来,并需要全班同学根据作检讨者的诚意投票“过”或者“不过”。如果超过半数的同学投“不过”,则需要下次班会继续念检讨。
而至于我第一次检讨过没过,请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