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灵魂本自由,奈何不逢时

灵魂本自由,奈何不逢时

作者: 一尘九九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2:17 被阅读46次
灵魂本自由.jpg

人到底该怎么活,活成什么样?

我以为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最合适不过。

今天下午看《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突发奇想。书中介绍说,距今40万到50万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类存在了。那当时的人该如何理解现在的人以及这个世界呢?50万年后的人和那个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去想象和理解呢?还有什么是我们想不到的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探索。

不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退回20年前,人们大概根本不知道手机还可以成为现在这个样子。那时候,要是谁拿着一部相机,总是好奇,自己多会儿才能买一部呢?照个相能紧张半天。

可现在呢?手机就可以当相机,而且随时随地可以发朋友圈,秀美图。

不知道50万年之后的手机是什么样子?还用手机吗?

人们通过物联技术是不是可以通过眨眼睛就可以拍照片,而且脑海里需要什么效果,就自动匹配呢?用某种设备,是否可以准确检测到人的情绪和想法。坐在某种空间内或设备前,就像我现在这样,但不用敲字,只管脑海里想象,就可以转化为文字或者图片或者影像呢?

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制作音乐、电影,出版书籍了呢?而且汽车、房屋、食物等等一切生命生活所必需的物品,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依需求自己设计并生产了呢?这些事情再也不是一个需要耗尽一生去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不是精神文化创意产品的极大繁荣呢?

也许,人可以选择不死。比如,人类的基因进化到1000年之久才会逐渐衰老或者根本不会衰老呢?就像花草树木,到了冬季变得有点苍老,而春季一到又焕发出青春年少的风光。生命随着四季变换而从不会死亡,除了意外。

可以想象的空间实在巨大。如果生命不会消亡,那人要做点什么才会觉得有意义呢?才有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呢?又该怎么理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命关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呢?不得而知。

然而,我们确要思考这些问题:我们终将逝去,该怎样度过这一生?

及时行乐,似乎再合适不过。有幸来世间走一遭,怎能不好好挥霍一番呢?看看美丽的风景,体验各种新奇有趣的事情,玩游戏、交朋友、谈恋爱、结婚生子、尽孝道……然而要完成这些,总是得辛苦挣钱。这多少令人有些沮丧。为什么一切都得拿钱来做支撑呢?

也许是资源少,而且仅仅被一部分人掌握,不得已。那能否彻底打破这种铁律呢?完全就是自由自在,丝毫不受资源所限?我想,有一个前提是很重要的。那就是秩序。没有秩序的自由,终将成为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动荡不堪的地狱。

资源有限,可以通过技术转化或替代来解决。我直觉出,这一点正在加速。我们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那该如何分配。多劳多得,是最起码的。坐等饭吃、好吃懒做的事情是要被完全剔除掉的,否则就会有特权滋生、没有公平而言,也就没有了秩序。

我想关键词首先是多劳多得,不是多钱多得,也不是多权多得。那何种劳动可以得,可以有哪些劳动。当然这个范围越广、种类越丰富,选择范围才能越大,惠及的人口才能尽可能地多。最好是,每个人都有一种独特的“劳动”,而每一种独特的“劳动”为别的人所需,都可以换来自己所需。那这样,应该是极其理想的。

似乎随之而来的问题,又回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那就是我的这种“劳动”需要多大程度或多少的量,才能和对方实现等价交换呢?

基本就是付出的时间量、稀缺度以及使用价值。其中,有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技术的发展程度。之所以有这些时间量、稀缺度的区别,如果不考虑资源这个条件,那只有技术方面的区别。

举个例子,现在没有哪一个组织或者个人可以轻松地生产出一部符合需求的手机来。如果50万年以后的技术,把资源、材料、设计、生产等等各方面的差异都抹平了,那将会怎样。也就是说,技术没有任何壁垒,人只要学习,就像学车一样,掌握之后就可依需求随心所欲地创造。

那另一种可能就出现了,人们凭着各自兴趣和掌握的技术,要么互有所需、要么同类相聚,结成社区或者团体。互有所需的社区的基础材料和各类产品在社员之间实施统一管理和分配。那同类相聚的社区所需的基础材料和各类产品则需要以集体的名义向其他社区采购或者交换。而整个社会的资源则有专业的团队来管理,形成了一个和谐有序、共生共存的命运共同体。

这样的话,也许就不需要货币这个东西了。每个人每个社区都是共同体的循环链上的一个个节点。这个节点上的一切所需都有上一个节点来提供,而这个节点上的一切产品都有下一个节点来消化,而且都是按需生产、按订单生产,并且按需分配。没有压货、没有稀缺,也不会有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这一切,极有可能吗?

人依然会死去,但世界就如上述所说,那我们还会思考那个问题吗:我们终将逝去,该怎样度过一生。

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理想世界中的人思考最为集中和普遍的一个问题。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生活得不好,极有可能只会为一个问题发愁:我应该创造点什么,才不会遗憾地离去。

当然,生在理想世界,人人都必然也必须学习,必然也必须要劳动要创造,否则就会被视为累赘,毫无存在价值。那人人都在劳动创造,我要创造点什么才能体现出我的存在呢?也许答案有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创造出的产品很有特点很有个性,人们很稀罕。

也许那个时候,唯一可以比拼和炫耀的财富,就是谁具有更多更好独特的创意。

那回到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思考前述所提及的那个问题呢:我们终将逝去,该如何度过这一生;又该如何安放向往自由的灵魂。

相关文章

  • 灵魂本自由,奈何不逢时

    人到底该怎么活,活成什么样? 我以为要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最合适不过。 今天下午看《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突发奇...

  • 残枝难留随风叶,流水难挽渠中沙, 莫责花香终逝去,只奈缘却不逢时。

  • 或许依然爱你

    灵魂,相逢时我依然会说爱你!已习惯不知不觉将你想象成天空流浪的云彩,而我自然就是自由的风!盼望着能够终日随你漂浮不...

  • 自嘲

    生不逢时又逢时,先前命运被扼杀,乡党弄权失自由,谋生之路被堵死,想办甚事受阻挠,结果一事都不要成。后来可是太自由,...

  • 相寄书

    女:点朱砂 描黛眉 祗愿伴君生生世 奈何不逢时 男:披金甲 执红缨 身陷塞...

  • 无题

    纵然情深 何奈缘浅 --《灵魂电台》有感

  • 寂寞的夜写段忧郁的文字

    生活,难免有时会寂寥,又不愿让灵魂虚度时光,那何不如在黑漆麻屋的夜写段忧郁的文字,任它思绪自由飞翔。 ...

  • 深夜的诗——《爱的乌托邦》

    深夜的诗——《爱的乌托邦》 忠诚的肉体守护在身旁 自由的灵魂早已去了远方 完美的爱情 结局 注定是 两败俱伤 何不...

  • 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读了一本畅销书《做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里面描述的林徽因,张爱玲,赫本,张幼仪,香奈儿等诸多美丽女性的传奇人生,美丽...

  • 坚持,从来不需要苦哈哈。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看完这本书,暂时没让我实现财富自由,却让我实现了人生自由,成长自由,灵魂自由。让我养成了健康向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魂本自由,奈何不逢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ww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