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墨
2016年2月26日下午,“百班千人”四年级共读群里,零点老师发布了重磅消息——百千第17期集体奖获奖名单揭晓!
点开链接,找到四年级组,二等奖里,一墨读书会——我们的名字在列,这是我们第三次获奖。
第一次,参加百千第15期共读。那一次,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参照。别的老师都是带着自己的班级参加共读,我没有自己的班级,成立了“一墨读书会”,带着一群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孩子,利用微信群共读。群内交流,共读打卡,作品分享……一点一点尝试。那一次,我们获得了集体二等奖。那次获奖,我很兴奋,因为自己的尝试得到了肯定。
第二次,参加百千第16期共读。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常规的操作轻车熟路。那一次,听了李兰导师的分享,我买了《浅语的艺术》,第一次读起了文学理论著作。那一次,我独立分析文本,从中提取写作元素,带着孩子们,跟着童书学写作。那一次,我把自己的阅读案例在群里分享,得到大家的好评。那一次,我们获得了集体一等奖。那次获奖,我很激动,因为我迈出了独立解读文本的第一步。
第三次,参加百千第17期共读。这一次,历经坎坷。刚刚拿到书,刚刚举行了新书开启仪式,家中突遭厄运——老公病危住院。还好,紧急抢救,生死竞速,转危为安。前三天,我身心俱疲。后来,他顺利度过危险期,我心上的巨石落地。在病房守护的时候,老公安静地睡了,我就拿出第17期共读书——《养家之人》,一页一页,细细阅读。帕瓦娜,一个年仅11岁的女孩儿,在战乱中,女扮男装,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这个坚毅果敢的女孩深深鼓舞了我。面对生活的磨难,唯有坚强。
不能半途而废,那一群爱读书的孩子,正如初学展翅的小鸟,我要带着他们,向上飞!
聆听了李祖文导师分享的改写剧本,孩子们开始尝试。第一次写剧本,他们的作品与普通叙事区别不大。我重新在群里引导交流——出示《半截蜡烛》的剧本和同名小说,让孩子们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又出示语文版教材中的剧本《马兰花》,规范剧本的格式。
这一次,孩子们修改后的作品都有了剧本的味道。
这次共读,由于家庭变故的关系,我没有再开展其他角度的写作练习,也没有及时把每次交流活动用文字记录。
到了提交参评材料的日子,我曾想放弃,可是目光一触到书的封面,帕瓦娜那双明澈的大眼睛就注视着我,仿佛在说:“我可以,你也可以。”
重读微信群和小打卡里的信息,整理文字和图片资料,汇总成参评材料,发送。
那一刻,我预计这一次即使获奖,最多是二等奖。
奖项揭晓,如我所料,不激动,亦不失望,而是满怀感激——感激百千伴我成长!
跟随百千共读的日子,学到了知识,收获了习惯,磨炼了意志。这,比名次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