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琴先生‖为什么你的微信群凉了,社群营销之核心大招

素琴先生‖为什么你的微信群凉了,社群营销之核心大招

作者: 波斯女人花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17:17 被阅读0次

在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实例

2018年《舌尖上的中国3》上映,里面没有捧红某个餐馆和佳肴,而是火了一口锅——章丘铁锅。火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某宝上的章丘铁锅一度断货,里面王玉海师傅锻打的铁锅,3天内的订单就排到了2021年……

这口锅之所以被无数家庭主妇种草,因为这口锅的诞生居然要历经“12道工序,18遍火候,1000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

但这铁锅的工艺真的是造成消费者疯狂抢购的理由吗?我们做个假设,把章丘铁锅的推广方式做个调整,看看会不会取得《舌尖3》的效果。

假如章丘铁锅没有被《舌尖3》报道,但是它拿到了一笔巨额投资,章丘铁锅用这笔投资,在《舌尖3》中做了8集中插广告,费用在1个亿。

在15秒广告里,同样把“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1000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的卖点口述了一遍。那么,章丘铁锅可能迎来全国的抢购潮吗?虽然没有数据佐证,但我相信你和我的直觉一样,这么做绝不会引发章丘铁锅的抢购潮。

同样的卖点宣传、更大的曝光量,为什么只有《舌尖3》的 “内容营销”可以引发抢购潮?而广告却无法达成同样的效果?因为“内容营销”让产品价值可触摸。

通过内容编织的故事、刻画的人物,把目标用户拖入一个情境世界里,让用户短暂地“共情”,相信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事。

通过《舌尖3》这个充满匠心、情怀的故事,章丘铁锅成了“匠心”“手工情怀”“时间积淀”的代名词,让章丘铁锅的产品价值可视化、可触摸,唤醒了用户的非理性决策。

但这铁锅仅仅火了4个月,就“凉”了。现在,别说排队了,已经造出来的章丘铁锅,都开始滞销了。一些造锅的小作坊也开始“关门大吉”了。

为啥呢?说白了,太多人觉得章丘铁锅能赚钱,一拥而上的缘故。章丘铁锅火之前,整个河庄村一共只有两三家打铁锅;可《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一播出,村里造锅的作坊,突然就增加到了40家。

这些冲着赚钱而来的作坊,可不会严格遵守“12道工序,18遍火候,1000度高温冶炼,36000次捶打……”这样的造锅程序。他们能省则省,偷工减料,为了提高竞争力多卖锅,还大打价格战。原本章丘铁锅最火的时候能卖到六七百元一口,可很多以次充好的铁锅,直接就敢卖三四百元。

还有一些家庭作坊更省事,直接用机器生产。他们先用机器把原材料轧出形状来,然后锤打抛光,让锅看起来跟手工制作的差不多,反正买锅的人也大多分辨不出来。工匠刘健很痛心的说:“造假的太多了,已经乱了套了,现在几乎把章丘铁锅的牌子搞砸了。”

这种情况绝不仅仅在“章丘铁锅”这里存在,像五常大米,现在有多少是真货?像阳澄湖大闸蟹,又有多少是真在阳澄湖里养大的?

现在的社群营销也是这样一种情况,自从这个概念被提出以后就一直火,很多领域或者个人都冲进来,但结果怎么样,凉了一大片,为什么?一样的“能省则省,偷工减料”,欠缺方法,坚持不下去等等

仅仅冲着赚钱去做,很多事情是无法做好的,尤其在社群营销这领域

由于社群的“三高”(高粘性、高触达、高转化)特性,社群运营已经逐渐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标配。

但是,建群容易守群难。许多社群在建立初期都有过或长或短的活跃期,但是最终大部分都归于沉寂。

我们之前采集过200名左右有自己社群的学员信息,根据最终统计,社群的平均活跃周期不超过10天,自然死亡率超过90%。

特别是现在,一方面5G时代即将到来,短视频的爆发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社群活动的多样性,人们加入的微信群越来越多,用户对社群的关注度被稀释,社群保持活跃也越来越难。

但是虽然说短视频会吸引了用户注意力,但同样也可以通过短视频来引流,这些是不冲突的,关键是你的社群能否提供价值,提供感觉,一开始关于章丘铁锅的事例也明确了一个概念,就是内容决定结果,通过内容打造社群核心人物的形象

在营销领域有这样一句话:客户购买的并非产品本身,购买的是一种感觉,哪怕那个产品没有实际用途,而且产品价值的体现并不在成交过程,而在成交以后的使用过程,那么凭什么成交,就是凭感觉。

同样社群成员为什么会留在你的社群,就是因为社群有价值和对社群的感觉好,为什么感觉好,就是有内容,内容营销让产品价值可以触摸

当下,微信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的发展,为私域流量的发展提供了目前而言最好的基础,可以预见的是私域流量在接下来的5~10年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琴先生‖为什么你的微信群凉了,社群营销之核心大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d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