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喜剧是华谊的招牌,记得华谊上市的时候,媒体就开始分析,冯小刚对华谊有多么多么重要,没有冯小刚,华谊股票会怎样暴跌。这些年过去了,现实已经反过来,没有华谊,谁还会给冯小刚埋单。
早年的冯小刚,是实在一导演,《甲方乙方》《大腕》都很接地气,喜气洋洋,不卖弄玄虚。他不追求深刻的人文情怀,不追求深入骨髓的人性反思,冯小刚的电影,就是博君一笑,再无其他,单纯得令人发指,却又引人入胜。和周星驰一样,喜剧片就是喜剧片,看完就完了,除了里面几句经典台词,其他一切就是七个字:哈哈哈哈哈哈哈。
什么时候他变了呢?
大约是从《夜宴》开始,经过多年的积累,冯小刚已经是“大导演”了。从英雄开始,导演们都开始市场化,抢占冯小刚的市场,而“大片”更是那个时候的风潮,是导演都要来一发。所以冯小刚也按耐不住,加入了大片风,并且,之后他就越来越靠近那些他曾经看不起的导演们。只是拍一些哈哈哈的东西,满足不了他了,想拿奖,想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导演,喜剧片是不够的。
《集结号》的成功,让冯小刚觉得“是时候”了,从此,再难看见他以前的喜剧片。《唐山大地震》渲染的是3D效果,是催泪情节;《1942》宣传的是人性真实一面,是冯小刚的梦想;其实从《非诚勿扰》开始,冯小刚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非诚勿扰》里小三的生死恋,第二部里孙红雷的自杀,无不是借着喜剧的幌子来说“深刻”的道理。冯小刚开始“正规化”起来,电影也完善的充满了主流气质,不断的为观众奉献“饕餮盛宴”。
可是,冯导,我们只是想吃一个鸡腿啊!
去年《泰囧》的成功,让转型的冯小刚忧虑起来。他的转型不太成功,唐山被人说煽情太过,和其他主流电影无区别,1942票房不好,过于沉重的话题不适合过年。于是冯小刚转头去拍喜剧,收复失地,就有了《私人定制》。
但可惜,《私人定制》也拯救不了他了。
先说点好的,这电影,场面是进步了,收了赞助费的,都是好风景。人物表演也不错,葛大爷实力在那里呢,其他的范伟李成儒宋丹丹,哪一个不是老戏骨。
下面就是惨不忍睹的bug了。
故事太弱,抄袭以前的甲方乙方剧本,毫无新意。
冯氏经典台词没有,全是抄袭的网络段子,特别是最后葛优的那个采访,是多年前的笑话。
人物身份莫名其妙,四个人分别是情景XX师,心里XX师……但是演起来,全部是临时演员,没有体现这四个人的具体作用。
这公司说有钱吧,前面为了一贯茶叶白百合不给好脸色;说没钱吧,后面那个公司场地大的吓死你。看完对这个公司除了矛盾就是矛盾,没有其他了解。
中途进入的女学生过生日是谁的女儿吧,不知有什么意义。
范伟一个司机演得太过,有点精分。
雅过敏想讽刺时下艺术家,不过看起来是讽刺了冯小刚自己。
最后的道歉矫情做作,看不下去。
如果把这部电影当做一个新人的作品,在这个世界没有甲方乙方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打个6分的,起码强过富春山居图,但是这是冯小刚的作品,是他对自我的抄袭,那就只能给3分了。
有人说,我们要求太高,好笑就行了。遗憾的是,这只有苦笑,没有好笑。冯小刚说,吐槽无所谓,首映8400万,谢谢大家了。
那么多年的冯氏喜剧第一次输了口碑,装无所谓?
呵呵,我们都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