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羞耻感,决定了你的高度
今天开始看《菊与刀》。
这本书成书于二战末,是为了研究日本人所写,更为准确的说,是为了处理战后的日本问题所写。
日本与中国同属世界的东方,居于亚洲的东部。两国文化又都发轫于农耕或鱼耕文明,意义带水之邦,所以两国又有着甚深的文化渊源。
看日本文化根源,犹如看中华民族的过去;看日本的现在,犹如看中华民族的未来。
其实,看国家,更犹如看人。
日本崇“菊”尚“刀”。
菊,深秋时节绚烂绽放,于微凉北风黄叶凋零中喷吐清香;
刀,所向披靡破万物,秋水凛冽闪光毫。
中国尚“牡丹”尚“剑”
牡丹乃花中帝王,雍容华贵浓郁气芬芳;
剑乃器械中君子,三尺龙泉浩然正气满乾坤。
有人说日本的悲秋之情,源于时刻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源于地狭人稠,生存空间极度萎缩,时刻面临与身边亲友别离;为了存活,需要不断的寻找方向开拓空间,克服困难重重,营造一丝生存之希望。
反观国人,与之相反,地广人稀资源众多,做事追求尽善尽美。危机意识不浓,鸵鸟心态严重。只要有口饭,就会忍耐坚持,所以记得曾经哪位古人说过,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最老实的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族心里脱离不了生存环境来分析。
中国目前的农业目前已然非常发达机械化,并且经济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现在的城市化也非常高,无论那里,都是高楼大厦,马路开阔,很多人终身不识五谷,更是远离稻土。古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只能停留 在影视作品中。
然而,消失的只是农业生产,农民心态则依然存活和延续。
源于农业的“耻感文化”贯穿生活的始终,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春秋而下的农业文明所形成的“文化内敛”,源于心灵枷锁的道德感和荣耀感,包含并孕育着每个人的人格和品行。
读书人的远大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驱力源于“光耀门楣”;
状元郎成为很多人追逐梦想只因“一朝高中举,百花返家乡”
买房置地衣锦还乡的内驱力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父母逼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提升各种成绩,只为了“能够在亲友中抬起头,说起话”
男人古有养妻纳妾今有包养二奶小三,滋阴壮阳必抢,美女补肾必争;
女人古有“女为悦己者容”,今有养颜美容整形;
其实,都是源于耻感文化中的荣耀感;
“猫屁股涂辣椒,越舔越想舔”其实就是口唇得到满足后刺激的内心荣耀感和满足感;
荣耀感的另一面,就是羞耻感。
对于不足与外人道也的事是疯狂遮羞隐藏,
别人隐私则是伺机窥探津津有味谈论不休,
无人关注真相事实;谣言小道消息被人疯传;
荣耀感,成为不断进步成长的动力;羞耻感成为规避错误隐藏自己的保护伞;
看官,你的羞耻心和荣耀感,是否如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