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完成于2017/12/8 14:08
一个公司的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业绩支撑,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刚创立的公司。没有业绩增长的发展壮大无异于痴人说梦,前提是人是痴人,只能说说,梦还是算了。
公司这几年,前两年勉强还过得去,但是这两年业绩就一直不前,甚至数据一年比一年难看。凡事都得深究原因,仅就本人所在视角作一些粗鄙的分析。
第一,公司业务战略定位模糊或缺失,未能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前文也说到一些方面的原因,老板不是做业务出身的。由于以前当老师的职业特性,喜欢坐而言,好为人师,一般都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不懂也就算了,还喜欢空想,空想也能忍,关键还喜欢瞎指挥。
让一个没上过战场的将军指挥战斗,可以想象战果如何。如果有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也可以小范围的试错。关键这负责人,既不是实战出身,也没有系统理论指导。只会照搬一些管理学的书,照搬也就算了,还是断章取义式的。结果是既没有管理,也没有学到,呜呼哀哉!
几年下来都是这种打乱仗的情况,不管什么政策,执行大多不超过半年。手上本来只有这些牌,如果打好的话,不说能赢,至少也不会输得太难看。
问题是管理者自己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不会自我反思,只会说员工的执行有问题。这就犯了战略懒惰的毛病,员工都不知道公司的战略是什么。加之本来瞎指挥,打乱仗,搞得员工无所适从。
市场一派繁荣时候,大家都忙着数钱,根本就不会考虑战略问题。好比肥皂泡在阳光的照射下,缤纷炫目、五光十色,很是吸引人,让人看了也很振奋。有道是,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上岸时候如果裸体,这就难看了。
公司在16年以前就是肥皂泡,当时阳光也好,确实吸引了不少客户进来一起吹泡。慢慢晴转多云,有点风吹草动,最后泡沫破灭。泡沫的破灭虽然天气是主要原因,跟多的是自己助力的结果。
市场本来就瞬息万变,应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才对,毕竟现在是买方市场。以不变应万变,想着不管怎样消费者都会买账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气候冷暖,衣服要添减才对,还要预备多几件衣服替换,以防阴雨连绵或连日晴好。
第二,制定的业务政策缺乏可行性,未能有效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凡是以克扣员工薪酬为目的的业务政策都是耍流氓!
上文说到战略都是想当然,没有系统和规划。业务政策这些就是战术问题了,源头不正,流出来的水也就可想而知了。加之资本家的本性,不会说是过多考虑员工的福利待遇这些,自然就难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老板可以把员工当傻叉,员工也可以面带猪相,但是心头嘹亮着呢。
这样下来,不可避免就是劳资双方的斗智斗勇了。当内耗的能量大于输出的能量,就是磨损最严重的时候。
员工干一份工作,不说养家,连糊口都困难的时候,想要人家好好干是不太可能的。公司发展困难,如不是员工的问题,也不是行业的问题,说大了,是战略决策和定位的问题,说小了,是公司的管理问题。
未能激发员工跟公司一条心,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发展。反而是员工希望公司早点完蛋,客户关心这样下去会不会倒闭,什么时候倒闭。
公司开到这个份上了,是个很悲剧的事情!
第三,公司管理漏洞,贪腐横行,中饱私囊。
前面说到,这公司的大部分人员都是L经理带来的,尤其是业务人员。作为赣帮的头头,同时作为公司的股东之一,在老板面前说话是比较有分量的。同一件事情,一般员工说一百句,抵不上L经理的一句。
有了这个优势,作为小团伙的头头,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不可避免会为团队成员谋福利。换句话说,要是下面的成员犯有事,其也会为了自己的地位,把事情兜着,出面解决之。简单说,就是自己留了个洞,要是某天被发现,就填起来。
管理者要是本身不正派,就会滋生腐败。尤其作为中层,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搞得不好就是欺上瞒下。
几年来,L经理东奔西跑,外面的一些作为也略有耳闻。至于是一些事情,相信这个年代,大家多少也看过一些文章或事例,大概都能猜得到。
这也是一些公司倒闭的征兆之一。可怕的是,公司所有人都知道,老板不知道或不愿知道。不是掩耳盗铃就是讳疾忌医,肯定会不得善终。
有权有利,还得有责才行。不能自己既当组织者,又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这样不是借鸡下蛋,就是借肚皮生孩子。留给别人的,不是垂垂老鸡就是松弛的肚皮。
人人想着往自己口袋捞,关键还装作一副为了公司,能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焚膏继晷的精神来。老板看着高兴,某些人入戏太深,结果一不留神还是暴露了目的。好好的一出戏,就变成了笑话。
说到底,导演创作剧本的时候设计得很好,也找了一些演员和群众演员。但是某些演员入戏太深,反客为主,导演不能及时调整修改剧本,结果就把戏给演歪了。加上剪辑后期制作不精良,导演以为只是播出效果不好,没想到让人当成了笑话看。
一部好剧,剧本很重要,演员得好好挑。制作发行也不可忽视,不然票房可就难看了。导演本想靠这个一战成名,结果名是留下了,人却壮烈牺牲了。
愿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