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一些与时代发展有关的心理病也在不断增多,心理咨询行业也在蓬勃发展,心理病可轻可重,根据个人心理问题情况的不同,需要的心理疏导也有区别。
很多人都觉得心理疾病像感冒一样,抓了药吃了,咨询了就会立竿见影,因此,一旦不见效就会把罪过怪到心理咨询师身上,弄得咨询专家也趋之若鹜啊!以下七类就是心理咨询师惹不起却躲得起的病人:

第一类人:张口就问咨询师,“你能解决我什么问题?”
心理咨询是通过求助者与咨询师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真诚交流的过程,在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多次专业心理技术的辅导,使求助者逐渐走向改变自己,自我成长,解脱痛苦。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是求助者本人要主动配合,十分信任咨询师。

第二类人:寄希望于一个电话上。
心理咨询师不是神,不可能一通电话就能解决求助者的全部心理问题,寄希望于一个电话上,也体现了求助者在潜意识里不想面对自己,逃避问题的心理模式。也许他只想找个情绪“垃圾筒”倾诉一下,让自己暂时的放松一下,并非真的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第三类人:要和咨询师在QQ上闲聊。
QQ上闲聊的方式是非正规的心理咨询方式,因没有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与约束,双方都比较随意,很难起到满意的咨询效果,也不利于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第四类人:我在别处咨询了没好,还花了钱,在你这可不可以先咨询,我满意了再付费?
咨询效果和诸多因素有关,咨询效果不明显不全部是咨询师的责任,如果求助者抱着试试看的怀疑心理,必然会导致咨询效果打折。人的心理微妙复杂而变化莫测,心理咨询工作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对于求助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理的冒险,除了金钱流失恐惧方面,还有人际交往信任感等方面都要克服以往的习性,才有可能遇到一个合适的心理咨询师,开始一场改变自己,成长心灵的运动。心理咨费的支付本身就是心理咨询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求助者是否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开始。

第五类人:从不预约时间的人。
咨询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预约工作制,如不提前预约就登门咨询,可能会碰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找不到合适的咨询师,因为在没预约的前提下咨询师一般都不会在咨询室坐等客户,在咨询中心日常办公的大都是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二、也可能咨询师正在忙个案咨询,无法同时分身来帮你。

第六类人:预约了时间不准时来,或临时爽约又不提前告知的人。
咨询师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有限,因工作性质是一对一咨询,时间相对都比较固定,如果迟到了会造成因咨询时间不足而影响效果,如果延长时间会占用下一个求助者预约好的时间,所以求助者和咨询师应尽量提前10分钟到咨询室准备。临时爽约不提前告知对咨询师来说已经支付了时间成本,所以一般在正式的疗程咨询中会约定双方的责任与权利,违约者需为自己的迟到或爽约负担一定的经济赔偿。

第七类人:你们的费用可以少点吗?
咨询师的收费标准是根据自身的资历,能力,学习投资成本,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来定的标准,心理咨询师兼顾了老师与医生的双重角色,求助者讨价还价的行为是不尊重对方劳动成果,更不尊重自己的表现,也反映出其潜意识里藐视自己生命价值,觉得自己够好的心理模式。个别求助者若确实因经济条件拮据可以向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先付一部分咨费,余额按承诺的还款计划分期支付,一个人必须敢于为自己的生命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以上七类人是心理咨询师们都不敢接待的人,心理疾病不同于别的生理疾病,是需要耐心和信心的,所以求助者一定要相信咨询师,还要尊重心理咨询师和其他求助者。心理咨询费用是很高,但是如果能治好你的心理疾

病,那点小钱又算得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