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听到小朋友重重的敲门声就头大
刚没开门果断把吊床卸了
她敲了许久的门 见未开便走了
还跟同伴说:回家拿钥匙来开门
这几晚她都要来这玩一下
来了先看吃的东西再看她没见过的东西
然后开始喋喋不休,提醒她多次,自己玩就好,不要打扰我学习
安静不到30秒就开始:姐姐,这么怎么怎么,那个怎么怎么......
中午我下楼拿快递的时,不慎被她看到了
她异常兴奋跟隔壁的小姐姐说我这有摇床,要带她来玩
还问我等下是否在家 她要来玩
感悟:人的童年成长道路上,家长对其的影响是巨大且潜移默化的,小表妹的一些行为习惯非常的不好,为此我有跟小朋友指出来,与此同时也跟小姨委婉的表达了我对其孩子的成长建议,但小姨的态度是:口头教育一下,觉得当下孩子小,以后大了就好了。
这就令我很不解,明明知道问题原因,为何不解决,等大了,是多大才算大,那会儿还能改善纠正吗?
搬来这边的几个月里,跟小表妹发生过两次较大的冲突,第一次是她兴奋过头了,失手把我眼镜打掉还打到我眼睛,当时红了一阵,发生后她还笑嘻嘻的,我只是跟她说:人身上的部位,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碰,让她对她的行为跟我道歉。她就是不肯道歉,还摔门而走。回家后,跟她妈妈撒了个谎,晚上也不叫我吃饭,我小姨叫我吃饭,饭桌上问我发生什么事,我实话说了,她妈妈说她说谎,她笑着不好意思的承认了,事后,我小姨跟我说:她女儿的心理过程是虽做错事了,但不愿意承认,心理接受不了这种方式,让我以后说话别太直接了。我天!这事到头来还是我错了?一年级的小学生,难道在幼儿园就没学过身体常识课?做错事发脾气对?你能保证孩子成长路上都能遇到能“体恤”她情绪的人,这点扛事能力无需从小锻炼培养?
第二次是中午在她家吃饭,我完全没有被尊重,我发火了,抑制太久的怒火,表达出来了,小朋友说一句,我怼一句,直到她哭了,我还是没有以此放缓我的态度。在饭桌上,小姨只说我:我是姐姐,她是她的女儿,算下来我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让我态度好点,对待小朋友要有耐心。我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之前不尊重我忍了,今天我忍不了。
(在家族中,我一直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但小绵羊也是有底线)
事后,我把事情原封不改告诉了我妈,虽然羊都是护犊子的,但我的妈妈是一位有建树的母亲,她会辩证的看待问题。究其所以:老来得子,溺爱是难免的,你无法选择,就避而求远。
最近在学习产品经理的课程,但产品助理求职道路一直不顺,有不少电商产品开发/电商运营的橄榄枝,我是否就先找份类似的工作先做着?暂时度过这里尴尬的境遇,这样对职业发展是否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