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负责的项目中有一个爬虫调度项目。基础的模型就是利用平台提供的 Token
通过相关的数据 API
从平台获取数据。
对于每个 Token
均存在一个短时间内调用的上限。一旦超出限制,将在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继续获取。
之前对于这个限制的管理比较简单,当任务触发时,会直接发起数据获取请求。通过检查返回信息,判断是否超限,如果超限,设置一个等待时间之后进行重试。但发现这样没有最大化的利用到 Token
. 因为发起请求本身就是对 Token
的一种消耗。
最近跟组长进行讨论相关细节时,他提到可以利用 Nginx
的流量限制来进行改进。研究之后发现令牌桶算法
很合适这个需求。
令牌桶算法
简介
令牌桶(token bucket
)算法是 Nginx
进行流量限制的一种常用算法。常用于控制发送到网络上的数据的数量,并允许突发数据的发送。
基础流程图
当数据请求来临时,算法通过检查当前桶的令牌量,如果令牌量足以支持消耗,即会进行接下来的处理。
如果令牌不足,则会将请求抛弃(获取缓存,看相关需求)
使用
在当前的需求中,对每一个 Token
实例添加一个容量桶。存储当前的可调用次数。当有 worker
发起请求时,先检查当前的可调用余量。
如果余量足够,则返回可调用状态,并设置当前的处理时间。当请求完毕时,对桶进行主动更新。如果当前余量不足以进行请求,则可以返回需要等待的时间,或者执行切换 Token
实例等操作。
简单实现
import time
class TokenBucket:
def __init__(self, rate=0.1, capacity=100):
"""
此 为 单例
初始化时 应设置 当前的容量为 总容量
:param rate: 速率 秒为单位
:param capacity: 总容量
"""
self._rate = rate
self._capacity = capacity
self.current_amount = capacity
self._last_consumed_at = int(time.time())
def consume(self, need_amount=1):
"""
进行消费
:param need_amount:
:return:
"""
increments = (int(time.time()) - self._last_consumed_at) * self._rate
self.current_amount = min(
self.current_amount + increments, self._capacity
)
if need_amount > self.current_amount:
return False
self.current_amount = self.current_amount - need_amount
self._last_consumed_at = int(time.time())
return True
def update(self, amount):
"""
存在一个更新操作,用于 Token 余量状态主动返回
并重新计算 最后消费时间
:param amount: 主动发送的数量
:return:
"""
self.current_amount = min(amount, self._capacity)
self._last_consumed_at = int(time.time())
源码可访问 cod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