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清子,一个爱折腾的80后,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曾经为了改善亲子关系,两个月陪同儿子风雨无阻的骑行了2000多公里.
最近有好几个姐妹都和我说,孩子上初中之后,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相处了,不谈学习啥事也没有,一谈学习家里就鸡飞狗跳。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还动不动发脾气;说啥都不听;天天抱着手机不松手等等问题。
其实我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今天先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和儿子度过了他的青春期的,希望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一点启发。
还记得儿子刚上初一那会,每天除了游戏就是看电视,在他的字典家里就不是拿来学习的。我看他这个状态,生气又着急,想调整但又不知如何着手,于是自己内心开始焦虑不安,而行动上却不知所措。
为了平稳的度过两个孩子的青春期,我早些年便开始阅读关于亲子的书籍,但当真正发生了事情时,想要处理的时候,才发现书中的知识用在孩子身上,好像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自己除了着急以外,就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为此我还曾咨询过心理医生。
一: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记得有天找朋友玩时,她正在拒绝她闺女不合理的要求,后来我问她,你拒绝她,她不生气吗?但朋友却说:我们家长要有说不的权利。
于是她和我讲述她家孩子的青春期故事。听完后,我豁然开朗。当晚回家便找儿子沟通,进行了手机使用时间的约定和使用规则。
①:每天昨天完成可以玩一个小时手机。
②:每晚10点准时把手机拿到我们房间。
③:如果当周有老师反馈作业完成的不好,就取消当周的手机完成时间。
看起来如此简单的三个规则,我们却磨合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记得第一天执行这个规则的时候。到点了我去找他拿手机时,他王者荣耀打的正嗨,完全不同意把手机给我,看我一直站在她房间门口,还一直说:“等会,打完这局就给你。”“这局什么时候结束。”我问道
“不知道。”看都不看我一眼,便继续沉迷于他的游戏中。
看他这个态度,我知道沟通是起不了作用了,便把家里网络的线拔掉,并把网线带回自己的房间。不到10分钟,他就气冲冲的把我们的房间门一推,手机往床上一扔,一句话不说就回头走了,走的时候还把门摔的一颤一颤的。
我们俩就在这样的状态下,斗智斗勇了一个星期后,他开始每天晚上22:00准点交手机,虽然手机按时交了,但他还是不爱学习,喜欢看书,像三体,西游记什么的,于是我又开始担心他的学习,万一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二:以身作则,延迟满足。
在我心理始终觉得,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吃的苦太少,不能理解大人的辛苦。
那年暑假,我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上班把他带着,主要担心在家没人管,又开始玩手机,另外一个想看看能不能帮他利用暑假提升一下学习成绩。
我和儿子便开始了两个月的骑行生活,每天六点起床,七点准时从家里出门,因为到店里有16公里,骑单车的话至少要一个小时。第一天他很兴奋,感觉很新鲜。第二天就不愿意了,说自己又累又饿,不想去公司。
我和老公把他从床上拖出来,来回沟通了30分钟,终于再次出发,可到了店里他不写作业,就发呆。刚好那天周日,店里很忙,忙的我几乎把他忘了,直到下午四点忙完,我才想起来我和他都没吃中饭。
我带他去吃饭时,他一句话不说,我以为他生气了,也就没找他聊天,想等他没情绪的时候再沟通。晚上下班的时候后,路上他问我:“我今天饿的不行了,找了你5次,都见你一直在忙,也没敢去找你。”
接着他又问到:“妈妈,你们经常这么辛苦吗?”
三:和孩子沟通时陈述事实,不评判。
听他这么问,我知道沟通的机会来了,但我更明白,想要和孩子有效的话,一定不能讲道理。
“是的,经常如此,有时候一天忙的没时间吃中饭,到晚上6点一起吃。”
“怎么这么辛苦啊,我以为你们大人很轻松,很自由呢。”
“妈妈的工作主要是每天要讲很多话,费大脑,耗气,压力大,还有有些人的工作是体力活,更累,早上天不亮就要去干活,晚上才能回家,风雨无阻,再大的太阳都要干,要不然没工资。”
这次的沟通,我只陈述事实,没有像以前一样对这件事去评价,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儿子听我这么说完,没再说话,我知道他听进去了,后来他的表现,让我明白,这次的沟通是有效的,因为他开始主动承担家务,扫地,做饭,不再和我顶嘴。
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逛街,他说想喝水,我给了5块钱让他去买,没想到不一会他便拿着钱跑了回来了,还说:“那个矿泉水要5块钱一瓶,在我们超市才2块,我不喝,忍一下到家再喝吧。”这件事把我感动了好久。
写在最后:
现在想来,能平稳的度过儿子的青春期。我做到以下五点:
1.尊重孩子的感觉,当孩子违反一起制定的规则时,敢于说不。虽然这个过程有些艰难,但好处时,让孩子懂得规则的约束,帮助他合理规划自己的事情和时间。
2.以身作则,感同身受。暑假的两个月,每当他说累不愿意行动的时候,我会说:你正在做的事,妈妈也在做,我比你年纪大,体力和精力都不如你,但我一直也是在坚持。他听完后表示接受,然后开始去调整自己。
3.讲道理是无效的教育方式。这个我曾经犯了很多次的错误,讲了很多的道理,但孩子依然如此,后来想想,学校讲道理,老师讲道理,家长在讲道理,其实孩子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4.遇事先处理情绪,在处理问题。刚开始的自己每次和孩子发生争执时,我们都会向拉锯一样辩解,最后大家不欢而散,后来我换了一种方式,当出现争执时,我会说:“妈妈现在有些情绪,避免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让我冷静几分钟,你也调整一下,我们晚点在聊。”说完便离开,等大家都冷静后再沟通解决当时的问题,
这个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家里的争吵变少了,孩子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了。
5.接纳孩子的一切。阿德勒也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我也是在和儿子磨合的过程中,也发现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想独立,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和接纳。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我不在像以前那样指责或者评判,我会先接纳孩子的所有表现,然后找到合适的时间会告诉他这样的结果和作为母亲的对这件事的感受。这样的相处方式教会他对事情的思考。
虽然早几年和儿子一起安全的度过他的青春期,此刻的我,正在经历第二次,和青春期闺女的较量。我发现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很多方式都需要做调整,目前正在再次学习和提升中,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