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2000年开始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将是老龄化社会面对的重要任务。他们的衣食住行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让老人生活上更方便、安全、健康、舒适,这是养老住宅设计最基本原则。如何更便利地生活呢?今天小编就带你去看看日本的养老住宅是如何体现的!
健康
床(睡眠)

首先,床的高度不能太高或太低,以40-50cm为宜,便于老人上下床;若有使用轮椅的老年人,床面高度则需要与轮椅坐面高度齐平。其次,床垫不易过软,以免老年人起身困难。另外,还可以在床边设置扶手,便于老人起身时借力。
2. 湿度

室内湿度是在生活中易察觉但是不易被重视的部分,老人对室内湿度的变化尤其敏感,胸闷、皮肤瘙痒或易感冒等症状都是由于长期的室内湿度环境不当引起的。
多湿:湿度70%以上(梅雨 夏),室内环境潮湿闷热,真菌发生(异味来源与真菌感染), 螨虫滋生等等。
过干燥:湿度40%以下(冬),室内窗户结露,空气混浊,流感易发生, 皮肤干燥(缺水)、静电发生等等。
调湿是指控制空气中的水分比例,四季最适宜的湿度应当保持在50-70%。我们通常会使用除湿器或加湿器来对夏冬季节作出对策,但是相对的弊端也会出现,比如冬季加湿器不宜过多(室内环境温暖,更容易细菌繁殖,对呼吸道影响很大)。比较推荐类似Gaudia呼吸砖的健康饰材。
3. 地暖

在有老人的家庭,地暖是推荐的。冬天时冷空气是在膝盖以下的,对比热风往下加热的方式,安全地暖的舒适度是最好的。
●地暖通过从脚以下部分发热,能够源源不断的温暖到腰部以上
●不需要燃烧即可取暖,无气味、无风
●最为适宜的远红外线辐射,空气不易干燥,减少对皮肤和咽喉的伤害
●由地板发热,不占用收纳空间
●主流的是水暖和电热暖:两者差别不大,水暖可以多房间使用,范围广,成本低;电热的则适合快速加热的小房间,多间成本较高。另外还有一些蓄热的类型等等。
安全

以下是危害发生场所统计表,根据一定时间内日本老龄人事故发生原因搜集。
老人因为行动不便、视力不好、腿脚不灵活等影响,动作及反应能力大大下降,易发生危险。老年住宅应多在安全防护上下功夫,让老人生活安全是相当有必要的。
1. 电器、插座及开关位置

大家都容易忽略的开关和插座位置,其实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重点。一般家庭里开关的高度是120厘米,但对于老龄人是感觉高了的。可以将高度稍微降低到90~100厘米左右,避免电器线出现在地上(容易绊倒)、插座的漏电保护等等。
2. 过道、扶手

有三分之一65岁或以上的年长者会跌倒,一些会因此受伤,年龄越大,风险越高。过道/家具空间的宽度需要满足780mm方便老人移动,若有轮椅则应在800mm以上。尤其走廊及拐角处需设定水平扶手。

假如选择圆形扶手,最人性化的直径为:35mm,扶手直径太宽难以把握,相反直径太细给人不安的感觉,根据调查采样评价结果,圆形扶手以35mm为最适宜设计。

根据实验者95%手指的厚度分布数据:扶手和墙壁的间距=手指直径*1.5(安全率)≈38mm。
3. 无障碍地面
摒弃高低差或门槛石的存在,选择只有上吊轨的移门。
实在因台阶设计问题,采取过渡段解决。
4. 防滑地砖、地板

厨房及卫生间有水的地方需要防滑材质的地砖或地板,另外抗污也是一方面,易清洁相当重要(减少打扫负担)。
地板的选择:环保、防滑(尤其不要打蜡的类型)、质软(避免硬度过高,摔倒受伤),隔音(避免打扰老伴)、地暖功能、耐划痕(比如轮椅滚动)等等。
5. 家具高度及防护处理

避免高空收纳,避免凳椅子过矮且没有扶手。椅子或沙发要稳固,座面高度以老年人上身与大腿能呈垂直角度为宜,座面若过深,建议放座垫来改善。另外,要有椅背与扶手,以协助老人起身。家具边缘要加装防护垫,防止老年人碰撞到突出硬角或尖锐边缘。
6. 卧室及夜间照明

智能吸顶灯有几个特点:小夜灯功能、遥控器控制、寿命较长(避免爬高存在)。

足元灯(夜间照明灯):老人夜起时避免深夜走廊或客厅黑暗(包括增加扶手)。
7. 浴室安全

直接进入浴室时,需75cm以上;当进入需迂回时,门开尺寸至少80cm以上(洗浴过道容身处亦大于80cm);进入浴室路上应没有障碍。

进入处需有可直接抓取的扶手(否则不用开门,改成移门较好)。
淋浴空间宽度至少设定在80cm以上,这样才能容纳轮椅或者淋浴椅时的空间;当老人需要介护者从后面帮忙洗浴的时候,所需宽度需控制在1米以上, 深度需在1.6米以上。

为浴缸内外安置防滑垫,老人不注意地移动,容易滑倒、或摔倒。
入浴扶手、淋浴坐椅、以及浴缸内防滑小凳(避免老龄人坐下去难起身)。
传统的浴缸有常见的深度大约60-65厘米。如果在固定的地面上,进入浴缸有很高的横跨高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容易打破身体的平衡,常委坐也易趋于疲软。当进出抬起脚达到到腰高,则老人会增加跌倒的风险。从地面到浴缸边缘的高度为350~450mm是最容易出入的,浴缸的深度约500毫米左右。
急剧的温度变化对心脏会受到刺激,这是国内少有预计的。寒冷的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度急剧变化,容易引发「热休克」现象,血管显著伸缩,血压和脉搏大幅变动,容易有脑梗塞和脑溢血等危险状况。特别是,浴室、卫生间、脱衣室等地。
选择「地暖」和「暖风机」等等预先提温的使用,可以使起居室和浴室的温度差消除,这是非常重要的!
8. 厕所安全

比较推荐的,老人的如厕时间较长,久坐会使得腿脚无力,马桶旁边的扶手不仅仅给老人心理上的安全感,更使得在站立时省很多力。
大家都知道起身的时候:手撑着的力气需要支撑整个身体,而由顺手处的扶手拉的过程则省力许多(可以自己做个试验),所以扶手的位置应设定在离马桶15~30mm的墙壁上。
传统马桶较低,老人站立起较费力,所以可以用辅高坐垫来增加5cm马桶的高度!(图片是电动的,辅高便圈则很廉价);另外马桶两侧的把手使得老人如厕时有支力点。
厕纸的位置同样重要。厕纸如果离身体太近,则需要身体扭转向一侧;厕纸如果离身体太远,身体需要前倾去才能碰触,易发生摔倒。
9. 厨房安全

安全炊具:如果使用燃气器具,最好带有安全装置可以免于忘记关闭火时的危险。选择一款好的电磁炉,脱离可能明火造成的危险(另外,老人在面临失火的情况下,应急能力不比年轻人)、没有煤气泄漏等潜在危险。

橱柜五金:橱房吊柜推荐使用升降类五金,减少踮起脚时平衡不当的危险(避免爬高),收纳应满足手方便拿取的设计。
10. 上下楼层通行安全

有些家庭与老人同住复式,设置无障碍电梯,以及具有安全性能、报警系统、扶手等等设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