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两年多的病毒大肆虐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
那些习以为常的,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而健康的身体,只有痛了,才能明白它的重要性。
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说过:身体的潜能是最好的药物。
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顺应身体的规律才是最高境界。想要了解我们的身体,需要先听懂身体的话,再按照身体的指示去做。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出版《湿胖》、《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等多部健康著作的身心养生专家佟彤,根据万千读者的真实需要,写出了《听身体的话》一书。
看:身体在预警
书中指出:身体在说话,是功能受阻时身体的报警。
所以医学要做的不是让身体“噤声”,而是鼓励身体说话,让身体在充分倾诉后,在医学的帮助下——在功能失衡时帮助一下,功能不足时鼓动一下,让身体自然地重回平衡,身体自然就“收声”了。
能听懂身体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对病症的恐惧,避免过度治疗。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实际上我们的聪明远远不及身体的智慧。
去年有一篇文章曾引起热议:临死前你的身体依然没有放弃你,它做过的努力足以感动你——四肢和体表的皮肤变得苍白,是因为身体把会把各个位置的供血紧急提供给心脏和大脑,为其带来氧气和营养,其次才供给主要器官;如果持续缺血缺氧,则只能保障优先心脏和大脑,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抢救的最后一步往往是除颤。
因为只要心脏仍在跳动,你的身体就还没有放弃你呀。
听:身体在哭泣
身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
我们不会特别地感受到我们的胃在哪里、肝脏在哪里。当我们感知到它在哪里的时候,往往是有了疼痛,酸胀等感觉,让我们的大脑感知到这里出了问题。
所以,尊重身体的每一次变化和警告,做出调整和保养,才对得起这努力的身体呀。
《听身体的话》这本书把身体想说的话分成三类:感受类、病状类和身体形态类。
感受类,比如我们常说的吃饱就困、心慌盗汗、上火、口干、胸闷甚至心情不好,其实都是身体传递出的信息;
病状类,比如肚子胖、高血压、便秘、咳痰喘……也都是身体正在为了健康而战斗。
身体形态类,比如白发、肤色发黄、含胸驼背等,也都对应着我们身体的匮乏。
要想搞清楚身体的不同表现到底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就一定要了解身体的各项机能,熟悉身体运转的规律,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止咳或者美白。
良方:一些常见的误区
吃饱就困:有人认为是大脑缺氧的表现;此外有人认为:饭后困与下丘脑分泌的一种激素“食欲素”也有关。“食欲素”水平高时,人就清醒且活跃;“食欲素”水平低时,人就会昏昏欲睡。而这种急速水平的高低,与人的饥饿感和睡眠有着直接关系。
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还伴有肥胖的话,就要特别注意患糖尿病的风险;而这种吃饱就困的情况,其实是脾虚的表现。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这里的“清”,就包括大脑的供血和供氧。
所以如果你有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补脾气来治根;而不是喝咖啡喝茶来让自己“精神抖擞”。
黄脸婆:身体不好时,气色先衰。而这里的衰,其实是气血虚弱的表现,是身体在提醒:能量不足啦,快点补充能量。
那是要多吃饭吗?当然不是。这类人吸收营养的能力也很差,脾主运化,所以她们脾虚;同时需要改善血虚的状况,增强身体的造血能力;这样皮肤才能“白里透红”,呈现光泽感。
口腔溃疡:不一定是上火,还可能是身体免疫力降低的表现。口腔其实是人体zui“脏”的地方,也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所以免疫力一旦降低,此处首当其冲。所以如果你是频繁长口腔溃疡,千万不要一股脑吃各种消炎药,容易越来越严重,反而应该针对进补。
不同症状如何应对吃药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大家可以研读书中内容进行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对身体的敬畏和保护更进一步了;认真听身体的声音,保护我们的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