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更新的第四篇问答。(问答内容所涉及的标点语句尽量采用原文,个别字词错误在所难免)
1竹溪少年问:
网络新人作家如何生存下去,感觉网文竞争太激烈了,而那些早已成名的作家,有的作品质量实在堪忧,千篇一律,但却很受追捧。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网络小说发展之初,就是一帮想看小说而不够看的人写的。网络空间最好的一点就是打破了很多现实阻隔,可以把读者直接推到作者面前,写的好不好看,读者直接用“脚”投票,用钱投票。读者群体的口味也是丰富的,也有人有换个口味的想法,总是需要新东西出现的。大神作家写的是大神所熟悉的世界。新人想出头,有一个朴素的方法,就是写自己想看的,总能找到相同趣味的读者。网络文学发展至今,作者已经更迭了几批了,背后其实是读者的换代,不断有新的读者进入,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还要坚持写。自己需要学习进步,当网络作家还是很辛苦的。
2若拉问:
网络文学为何形起这么快?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有读者需求,有网络媒介提供平台,有写作资源支撑,有商业机制能使之持续,是多重合力作用的结果。
3中国祝福你问:
我感觉这种网络文化正能量很少。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见仁见智吧。有好多人认为升级打怪的小白文,就很有正能量,因为它激励屌丝打破各种束缚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只不过,在这个现实中,他们出身低微,才智也一般,不得不借助金手指才能改变命运,实现阶层跨越。这是多么深刻的现实的正能量啊。还有一些言情故事,能够通过想象性的替代满足一些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爱情之类的幻想,自我宠溺,自我疗伤,然后有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现实。不过,正能量不是强行给的,也不是对方给了就能被转化的,可能也需要具体的对接的东西,文学给人的东西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潜移默化的塑造。刚为了说明网文的正能量,举的是最常见最浅白的例子,好东西的正能量不会这么直接。此外,鸡汤是有明确正能量的,按道理鸡汤不是文学,但所有的出版社都堂而皇之地叫它们“青春文学”,觉得自己比网络上的高级,虽然大部分鸡汤也是在网上生产出来的段子,这,找谁说理去呢?
4☆依稀~って问:
如何看待诡案组这一系列的书?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侦探推理和灵异类的,在网络类型小说中不太突出,早年在网络论坛上反而比较多见,大部分都是等着连载一部分然后出实体书的,文笔较为讲究,故事开头给人期待很高,但总体把控不太成熟。这是以前的印象。因为您的提问,专门去找了一点诡案组系列的看,文笔不错,但也存在创新的问题,这类想出新也比较难。
5 Washington.问:
请问如何看待网络小说质量严重下滑,同质化严重等现象。是否与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与普遍浮躁的社会心态有关。
零几年的网络小说不乏佳作,如今何在的《悟空传》,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萧鼎的《诛仙》。这些都是很好的作品。只是现在写不出来这样的用心佳作了。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不排除有时代因素吧,但很多时候所谓的今不如昔,厚古薄今,情怀也是重要原因。今天的东西,20年后回头看,可能也是极好的,不过这么说没人信。《悟空传》《七月与安生》这些被改编,是因为当年看他们的人的情怀,那时候骂它们的人,可不比现在少,尤其是它们对传统文学当时造成的冲击,让很多人不适,觉得是一种堕落。十几年后回头看,过去都是被选择性的记忆的,很多时候是美化的。实际上这几部被奉为经典的作品,在技法上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但融入了一个时代的情感记忆。重要的可能不是文本本身,而是附着在文本周围的旧时光。
6上帝视角K问:
明知道网络文学低俗 可是还是沉迷 一边吐槽一边看得乐此不疲 作为一个高三学生 真的很无力 您能给点建议吗 关于戒掉网络小说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为什么一定要戒掉呢,虽然有吸引力,但又不是万恶的洪水猛兽。如果真想看得节制一些,就多看好一些的网文吧,看着看着就会有一种感觉:这么好看,会不会是看一点少一点,省着点看吧。哈哈,这是不可能的,其实好看的很多。另外,真的没必要刻意去戒。对于学生党而言,还可以练习语感,有利于提升阅读能力哦。哦,关于戒网文,倒是有新闻说,有歪果仁看网文戒掉了毒瘾 ^O^
7祂的猫.问: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中的大量的抄袭现象?为什么无法对抄袭的大ip进行制裁?如何界定摘抄化用融梗等现象?如何有效制止抄袭?
广电曾下发文件禁止描写包括同性恋sm等的文章,怎么处理广电的要求与读者的需求,又如何解决网络小说中糟粕对低年龄层的影响问题(我知道一些学生甚至把强迫看为真爱…)
北大网络文学论坛答:
现在我国的网络文学,在抄袭方面有了一些新情况,例如抄袭软件的出现,成熟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在场景描写等方面做到代替真人写作了,大大降低了这种抄袭方式的成本。除了直接复制粘贴、照搬子句,“融梗”是更加普遍的现象,热门作品几乎很难避免“撞梗”嫌疑。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读者圈内,这种方式都存在争议,更难做出抄袭判定。
驱动抄袭的原因,一是创作成本很低,如果抄袭者有较高的“拼贴”能力,可以把其他作品最好的部分都拿过来做成“大杂烩”,凑出来的作品往往很符合商业市场的大众阅读口味;二是这样的作品一旦获得商业成功,甚至走到IP改编,涉及的经济效益特别巨大,许多出版社、IP开发商在选择作品时也不注意抄袭争议方面的甄别,只看热度。被抄袭者从法律上维权的难度高、成本大,还会陷入与后续出版、影视改编方的版权纠葛,成功安利很少,对抄袭者来说是一种变相的鼓励。
解决网文抄袭问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网文创作的门槛极低,谁都可以写,不可能要求每个作者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而且对于一些快餐式的商业作品来说,如果只是在“写作软件”的帮助下完成一些场景描写之类的内容,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如何规范地使用写作软件,是一个需要经过漫长的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出版社和IP改编方也应该加强对作品质量的审核,不要等电影电视剧拍出来了之后,再把整个创作团体的辛苦付出,跟抄袭者捆绑在一起。
图片源自网络,茧破原创文字;
如需转载请保留作者名:茧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