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商量年夜饭做什么,宝妈查看冰箱,拿出猪排、羊排、牛腩,我说你这是要搞个“太牢”啊!
“牢”字从牛,看上去有点怪,牢狱之灾跟牛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这个牢最早并不是牢狱的意思,它的本意是圈养起来用作祭祀的牛,甲骨文写这样:
牛在商代已经是排第一位的祭祀用品,周代的礼仪更加复杂,牛、羊、猪俱备的祭品叫做“太牢”,是天子才能使用的。诸侯只能使用羊和猪,这叫做“少牢”。
天子祭祀可不是弄点牛腩羊排炖炖,而是用整只的牛羊猪,而且不是一样来一头,一杀就是几百头,规模相当大,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动不动就说杀了五百头、上千头牛做祭品。可想而知,养牛、宰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周代就有“牛人”,不是今天网络上的牛人,就是养牛的人——“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
宰牛也很重要,经常大规模宰牛,就训练出了像庖丁这样的解牛高手。今天有个词叫“执牛耳”,这个词就是从西周的仪式中来的,周天子召集天下诸侯开会,要把牛的左耳朵割下来,把血滴在酒杯里,按地位尊卑依次分发给诸侯,大家歃血为盟。后来周天子式微,诸侯争霸,像齐桓公、晋文公他们也干这事。不过那时候“执牛耳”者并不是周天子或诸侯霸主,而是普通官员或是地位比较低的小诸侯,毕竟这是个脏活累活嘛,后来随着语言演变,这个词意成了最具权威者或是某个领域水平最高的人。
牛的地位属于后来居上,因为牛在中国驯化的比较晚,也有说中国本土只有青藏高原驯化了野牦牛,而黄牛和水牛分别是从西亚和东南亚驯化后传到中国的。不管是本土说还是传来说,中国出现家牛的时候,猪和羊已经被驯化上千年了,也是食用和祭祀的主要牲畜(其实当时食用的牲畜中狗是比羊重要的,中国最早驯化狗主要是为了吃肉)。
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家牛:北方的黄牛和南方的水牛为什么牛来得晚但在祭祀中地位那么高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它块头大,作为最大型的家畜,给上天和祖先摆祭品显得排场大嘛。其次是因为牛数量相对少,因为是新出现的家畜,肯定要比猪和羊少,物以稀为贵嘛。最后可能有口感的因素,毕竟给祖先吃了几千年猪羊了,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
牛作为主要祭品的传统在古代一直延续,但最晚到秦朝祭祀用牛的规模肯定就没那么大了,因为秦朝已经有了不准宰杀耕牛的法令,这就说明牛已经成了重要的生产工具,作为统治者来说,为了提倡保护耕牛,也自然不会像过去那样大规模宰杀牛了。
那么为什么到了秦朝忽然想起来保护牛了?我觉得这和技术的发展有关系。最晚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利用牛干活了,因为这个阶段的考古发现了牛鼻环。很可能这时候也有牛拉的犁了,但犁要到战国后期才普及,因为铁是战国才普及的。当铁制犁普及之后,农业就上了新台阶,耕牛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人们认识到大规模杀牛实在是太浪费了。不光不能大规模杀,而是根本就不准杀,从秦朝开始历朝都有不准宰杀耕牛的法令。
对《水浒》有一种解读,说水浒里的梁山好汉都特别爱吃牛肉,作者是用这个细节来烘托他们的造反性格——明明知道违法的还公然吃。这个解读有一定道理,但古代的“禁牛令”是否执行的那么严格也是有疑问的。毕竟牛主要养在农村,而古代的公权力只到县一级,公务员数量也比现在少得多,能否管得住很成问题。而且法律也有空子,仔细研究会发现古代禁的不是吃牛肉,而是“私宰耕牛”,但牛总会变老或生病,杀老牛病牛是合法的,这个空子就很大了,古代那种管理效率,报告一下说某头牛病了老了,自然也就能杀了。毕竟对牛肉的需求量摆在那里,不可能禁得住,李白《将进酒》里不也写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诗在当时可是很流行呢。
直到明清仍有禁杀耕牛的法律,但清朝的时候像兰州牛肉面、淮南牛肉汤、平遥酱牛肉都已经成为了全国知名的特产了,市场上到处都有买卖,这一方面说明法律很难严格执行,另一方面很可能已经有了专门的肉牛养殖了。
如今随着机械化农业的普及,农村使用耕牛已经很少了,现在的牛主要是用于产奶和吃肉。但今天的孩子们仍应该知道,憨厚的牛牛在古代中国曾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