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作者: KarenLee开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22:56 被阅读0次

    1、人怎样都会过完这一生,而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都是毫无意义,为了对抗虚无感,我们不得不自己找到一个为之努力的领域,对待它像对待信仰那样。

    2、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有属于自己的方式,坚持自己不被打扰,关注自我进步时是发自内心的开心,不快乐往往都来自攀比。

    3、此生要有相互滋养彼此的朋友和伴侣,相互滋养就是有理解,有欣赏,有启发,这是一种非常正向的关系,胜过热闹的交际。

    4、多质疑,多读书,多思考。不要被海市蜃楼迷住双眼,有颗打破幻象,追求智慧的心。

    5、只要怀有赤子之心,就不会走向复杂。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很多思念的瞬间吧,或是思念爱人,或是思念父母、朋友。此时此刻,你是否在思念着谁呢?


    一个人最宝贵的能力是什么?要我说,是学习力。

    有的人上学时成绩很好,然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工作之后没有建树,泯然众人矣。有的人起点也许很平凡,然而一路修炼一路精进,把自己雕琢得越来越出色、牛逼。这里,也许有运气的成分,但我觉得学习力的作用更加至关重要。

    离开了学校的填鸭式教育,有无持续将知识、技能自我喂养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逆水行舟,还是不进则退。

    阅读,正是学习力的一个方面,但坦率地讲,在这项能力上,相当部分的人达不到及格分。

    有些人根本不阅读,或者有阅读障碍。而有一些人,他们热爱阅读,但似乎总是不能突破某些瓶颈。

    作为一种能力,阅读是需要技巧的,没有技巧就是蛮力。但很多人对于阅读的理解,就是在“使蛮力”上。

    最后,可能导致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却收获寥寥。

    我认为,阅读的能力,也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的。

    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序言中,引用了一个让人颇为惊讶的观点,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人,就算进了大学,阅读能力也只会停留在小学六年级的水平。原因正在于,人们缺乏有效的阅读教育,可以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再进一步提升到应有的水平。

    误区

    那么,多数人会犯的关于阅读的错误是什么呢?

    午休君也不是专家,只是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且来斗胆归纳一番。

    >>>> 误区一:书一定要逐字逐句看完

    以前的我有一个强迫症,那就是不管什么书,一定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读完。如果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没有读完,总是有一种挫败感,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但后来我突然想:一本书读不完,为什么必须是我的问题,而不能是书的问题?

    如果是真正吸引自己的书,想必会破除万难也会读完,如果真的读不完,那原因也可能是:这本书真的不值得读完;又或是,这本书和你暂时没缘分。

    注意,我说的第一个原因是不值得读完,而不是不值得一读。

    我个人对书,怀着一种非常宽容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既然能够出书,书中自然有一些有价值的闪光点供我们学习。

    然而,并不是每一本书,都有趣、有用、有意义到必须逐字逐句拜读。对于我来说,有一类书,是属于“看到哪里就是哪里”的书。

    只要看到了、对我发挥作用了,哪怕只是给我增添了一个冷知识,或是为我在写文章时贡献了一句妙语,我都会在心里对那本书由衷地说声“阿里嘎多”。

    与此同时,我对没有读完那本书,也并不觉得亏欠了。既然用到了,时间和金钱就花得是值的,如果着实觉得再读下去没有意思,那就别再勉强,卸除压力,坚决断舍离。

    又或者,是当时买书时看走了眼,以为自己会喜欢,看了几页后发现兴趣全无。就好比婚姻时所托非人,那也应该果断止损,而不该继续把时间投入在上面,浪费自己的生命。

    你也许会问,有没有可能现在不喜欢这本书,以后突然又会感兴趣、再捡起来看呢?

    这么说吧,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日本著名的整理专家近藤麻里惠,在《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里更是大胆断言:一本书如果你没能看完,那么你将一辈子不会再看!

    这样的书,按照麻里惠的建议,也是要断舍离的。不过,鉴于我自己都没有扔书的魄力(实在是出于对知识的敬畏),那就至少让自己在放下这本书时没有负罪感吧。

    >>>>误区二:每本书都是同样的打开方式?

    另有一种强迫症,是不管什么书,都赋予同样的阅读方法、同样的阅读速度。

    但实际上,每本书的“打开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

    正如培根的名言:“有的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如果所有的书都匆匆掠过,那会消化不良;但如果每本书都投入同样的时间,你的阅读效率也没法提高。

    拿起一本书,首先要有个判断:这本书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是为了消遣而读的吗?是为了某项工作、某篇论文而读的吗?是为了增进个人对某项知识的理解而读的吗?

    如果是为了消遣而读,那就如上文所说,可以信马由缰,Follow Your Heart,读到哪里是哪里。

    为了消遣的书有一个特征,就是书中提到的知识、概念是你本身已经知晓的,你无需花时间做任何的思考、学习。看这样的书就像看剧一样,即便躺在床上翻两页都可以。

    但还有一种书,是相对来说超出个人既有的理解范围,需要花时间品读、思考的书。如果没有人硬要给你设一个Dead Line,还是建议不要给自己设限在XX时间前一定要读完。

    如果读书的过程充满着必须读完的焦虑,那么势必会为了赶进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实际上,真正的好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哪怕只就在其中一两个章节上徘徊,如果吃透它,就能收获良多。

    如果是属于工作上、写论文时必须用到、但一时很难读完的书,那就推荐一种快速的检视阅读法。

    先读前言和目录,弄清楚这本书的基本架构;然后,用一定的速度将整本书匀速地翻过去。这样做的目的是搞清楚这本书的每一章节到底是在讲什么,你可以快速地把重点句子挑出来做上笔记,划线或贴上告示贴,然后这本书就算读完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类型的书多半是用于日后工作的参考。那么,大抵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索引”,在下次真正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根据“索引”找回书来仔细看,也就够了。

    >>>>误区三:书读得越多越好?

    我以前相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你读的书足够多,你就可以变得足够牛逼。但这一想法,轻而易举地就能被例证颠覆。以前在中文系,有一些号称汗牛充栋的学究式同学,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学术水平,并不一定强过那些阅读量比他们少的人。

    还是说回我自己吧。学生年代最悠闲,可以泡图书馆看很多书。然而那些年读过的书,好多都烟消云散了,在我的血液里什么都没有留下,仿佛从来没有读过一样。

    “读书破万卷”,就和“一万小时定律”一样,属于对又不对的一个迷思。说它对,是因为成功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练习;但说它不对,是因为单纯数量上的积累,并不足以带来必然的质变,正如《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所说,成功需要的是有技巧性的刻意练习。

    那么,如何才能有技巧地进行阅读?简单地说,是要让阅读形成体系。

    首先,你要拥有深度阅读的能力。我认为,如果读一本书不做笔记,那就和没读过这本书没有区别。

    做笔记的方法中,摘录是最次等的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依然会把书忘得干干净净,甚至把摘录都忘得干干净净。

    相比于摘录,我觉得脑图更加重要。也就是你要把作者的整个思维体系都纳入头脑里。想想看我们中学时的考试,是把整个框架体系掌握住更容易呢?还是仅仅对分散的知识点死记硬背来得容易?

    所以,每读一个章节,都要做那个章节的脑图(也就是框架结构);读完全书,还要做全书的脑图。只有你闭上眼睛清晰了整个脑图,你才算大致掌握住了作者的思想。

    其次,要有延伸阅读的能力。

    要善于从一本书当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去寻找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的下一本书;或者是善于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去寻找同时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多本书。

    单本书往往是一家之言,很难在你脑海里形成知识体系。试想,是单一的散沙更容易被风出走,还是用沙土垒成的建筑更容易被风吹走呢?所以,我们必须把脑海零散的知识发散成“树”,甚至要找到它们的“根”。

    尤其是一些只针对某一个小的领域进行论述的书,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建议去寻找一些“通史”、“概述”、“科普”类书籍,可以帮助你厘清基本概念,并且让你迅速找到原先那本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当然,同样的,你不必在延伸阅读的每本书上,都花费平均一样多的时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其中建立重点阅读书目,而其他的书籍,就只是这一本或几本重点书目的佐证或补充。

    又或者,当你就某本书提出问题之后,其他再找来的书,只不过是为了回答你原先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问题已经回答清楚,那就没有必要再在那些书上打转了。

    好了,关于阅读方法的分享,今天只是开了一个小小的头。我也一直在寻求更适合自己、更能让自己受益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rn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