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一课,想了一天
今天听完皮特老师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观点》,我知道原来写作的素材来自于观点,观点,源自哪里呢?
观点一:角度就是你的观点
感悟: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这是你的角度,是顺应大部分人的观点还是有独特新颖的观点呢?皮特老师说:角度决胜负。观点越新颖,越与众不同,越能吸引读者,越能抢占稀缺市场。
我的行动:多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多输入,多思考,及时记录自己的思考,加之分析数据,形成自我观点。
观点二:所见所闻就有新的观点
感悟:写作来源生活,生活需要靠写作来记录。很多人生活了一辈子,回顾过去,却觉得自己的一生毫无意义。不是因为他没有用心生活,而是因为他没有用心观察、记录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很繁琐,很复杂,在这繁琐复杂的生活中,藏着很多让人感动的小美好,因为很小,很容易被忽略,很容易被遗忘。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能把它永久的记录下来。也只有通过写作会促使我们去寻找,发现这些小美好。就像皮特老师说的,刻意练习,刻意思考。
我的行动:我会刻意练习的与人交往,沟通,会刻意练习用心观察生活,会刻意练习思考,会刻意练习写作。一件事重复做,再难再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
观点三:用观点筛选关注人群,吸引目标读者
感悟: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你观点是什么样子的?你比较喜欢关注,比较擅长哪几个点?他们作为你的个人定位,作为你的观点,从而吸引相关读者。
我的行动:暂时把自己的写作定位为:自我成长,富足生活,营养健康,科学育儿。我的观点会关注在这几个方面,那我吸引的目标读者就是,有关注自己成长的,有想要获得富足生活的,有想用营养学来改善自己身体状况的,有想科学育儿的宝爸宝妈们……
回想以前,为了应付写论文,交作业,我总要挖空心思的想写作素材,总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总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然而并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我常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素材来写。
只能套用别人的观点,就如同“新瓶装旧酒”,以至于写了那么多篇论文,但写作能力并没有提高。甚至连我自己都不愿意看自己的文章。思想上也知道,素材来源于自己平时的积累,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观点,但行动中却是毫无建树。
那从现在开始,学习做个有心人,随时记录生活点滴,生活的感悟、思考,就像银行零存整取那样,就不愁没素材可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