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21世纪达到永生无疑是希望渺茫的,但这并不妨碍对死亡抗争成为本世纪的旗舰计划。
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我们对于生命的态度——生命是神圣而不可剥夺的。
还涉及到科学界的意愿,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经济利益的巨大推动。
21世纪人类追求永生成为旗舰计划在现今这个意识形态中人们更看重生命的价值,绝不允许人们得轻易接受死亡。
只要意识到死亡是由于某种原因所造成的,我们就会努力地找出这样的原因并战胜它。
面对这样的诉求,科学界和经济界这两个领域绝对是乐于支持的。
因为科学界只在意探索并获得新的知识,而经济界则只在意创造并获取新的利润。
科学界和经济界乐于支持战胜死亡诉求至于要向哪个方向前进或者要做哪些事情,科学家家和银行家们可能并不太在意。
而且试想一下,什么样的科学议题能比战胜死亡更让人兴奋?又有什么样的市场能比永生不死更有前景?
假设你已经60岁,那么请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当你20岁时的身体状况—这不仅仅包括外表,还包括那种青涩与不惧挑战的感觉。
如果让你回到这样的状态,你愿意为此付出多少金钱呢?付出多少代价呢?
如果能够返老还童你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当然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对此感兴趣,但我们相信为了永生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必然不在少数,这也足以开拓出一个无限大的市场。
谈到对抗死亡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人们深值于内心的对于死亡的恐惧,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类向死亡宣战。
人类从小接受的训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学会敬畏死亡,要学会抑制永生不死的欲望。
或者是通过驾驭这种欲望,让其为实现人生中其他目标所服务。
对于永生的渴求会创造一个无限大的市场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更加渴求以某种其他方式来获得永生,无论是创造“不朽”的音乐,还是在战争中获得“永恒的功勋”。
甚至仅仅为了一些虚无缥缈的传说而甘愿牺牲生命,以换取自己的灵魂能在某个极乐净土永享幸福。
其实,无论是艺术的创造、政治的投入、财富的追求,还是宗教的信仰,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还是出自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
当永恒的荣耀、全国性的哀悼、对天堂的梦想,都不能再超越人类对于永生的渴求时。
对死亡恐惧促进艺术、政治和宗教当人们觉得有希望或机会超越死亡时,这些求生的渴望就会让他们不再相信艺术、政治或宗教所灌输的思想,于是一场天翻地覆式的连锁反应必然会发生。
如果你认为那些信念坚定的宗教狂热分子已经足够狂热、足够致命的话。
那么相信我,当那些风烛残年的商业巨擘和权贵富豪们发现了能够延续生命的灵药后,他们所做的举动才会让你看到真正的疯狂和极端的。
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如果科学在对抗死亡的战争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真正的战场就会从科学实验室转移到政治和经济领域。
战胜死亡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如果科学取得了这场对死亡战争的胜利,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将远超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为这场战争的所要争夺的不再是资源、土地、人口,而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永生不死”。
我是小贺,人生的精彩在于发现,期待本人的文章能给你不一样的人生视角。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人公众号lixiyue82——西月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