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活着”,只为等一个机会

“活着”,只为等一个机会

作者: AS0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12:40 被阅读0次

引言:

“越王勾践,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上文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也就是著名的故事:卧薪尝胆。越王勾践遭受灭国之羞后,四年时间,卧薪尝胆,终得机会,灭吴雪耻。勾践四年的煎熬,只为等一个灭吴的机会。

在广州拼搏,“生活”不等同于“活着”,寸土寸金的羊城,一般的工薪阶级谈不上在这里是生活,每天将自己的时间资源放在工作上,也就是勉强能够支撑起自己的小日子,甚至难得有个小假期吧,出于精神疲惫和囊中羞涩,还是好好睡一天好;日复一日,来自心灵上目标漂浮、事业上捉摸不定的痛楚,但却不认输,力求上进。而这,也是我理解的“活着”。

不过即使如此,每年还是有非常多的有志青年涌入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大批务工者选择在广州活着,绝不是贪图广州的闷热天气。而是都在期盼着自己有朝能“灭吴”。我也一样,在广州“活着”,只为等这个机会!

我出生在贫穷的小山村,穷的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那种,山里的孩子进城无非两种情况,一是辍学打工,二就是求学,我属于第二种;2015年,我高考有幸被广州一专科学院录取,知道可以进大城市了,也想着提前适应一下大城市的感觉,于是我在网上的招聘信息里了解到一个说是暑假工的工作,却不料想这就是我告别懵懂和以“活着”状态生存的开始:

面试第一天,我被带到一个相对偏僻的街道,房子的感觉完全不是电视剧里那些公司的样子,4个小时的职前培训更让我体验了一次新闻上曝光的传销洗脑方式,3个导师在一间小房子里面给我普及“快速赚钱方式”,虽然内心极度恐惧,但我只能尽力保持镇静和认可,回想新闻上的应对方式,面试如剧本般进行,被要求交会费后,我表明极力想加入,于是他们告诉我:“我们这种高效赚钱方式家人未必能理解支持,你可以跟家人说学校需要预交资料费,先拿到钱先”。顺从后我顺利离开,后回想如同从鬼门关回来一般,明白了城市套路深,家人得知后也再反对我出去找工作。我只能先在家疗伤。传销风波告一段落,这里也警示笔友们,遇到这种情况千万莫惊慌,镇静应对。

直到大学开学,我又一次走进大城市,虽然有对传销经历的后怕,但是人总要向前看。于是,大学学习之余,我加入了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业务是销售各种it产品。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大学应该还是以学业为重,用我家人的话来说,就是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果也有学生能有缘看到我这篇文章,我想告诉你们,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单凭一纸文凭和单一技能是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这是在创业团队中那些师兄师姐所经历的结论。

然后,我在创业团队中通过公司的相关知识培训,还有不断的实践锻炼(上门推销,路演等),强化了语言、思维、交际能力等等,自己也从一个腼腆的小伙变成思想较为开放的职业年轻人,这肯定是一个进步;在这个公司一年半,通过自己的努力,当然还有公司上层的赏识,我从一个普通的推广兼职,也走上了一个小小管理岗,拥有自己的小推广团队,和自己的团队一起拿过团队业绩top1,不得不说,这是我一个农村小伙或者说是普通大学生难得的骄傲,也是我有价值的经历,这是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

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学时间过半,由于一心二用,学习步伐渐渐跟不上学校的要求,家里给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公司对我的要求感觉也到了学业和事业二选一的时候,这是我最困扰的大学经历,随即学校一个强硬的实习要求颁布了,必须离开公司一段时间,这一通知打破了我的纠结平衡。辞职那晚,我还是表达的很委婉的,幻想着还有机会能回去,但是事实证明我错了,随即的一周我活在自暴自弃中,每天除了按时上下课,就是玩游戏,视乎只有在cf的枪声中才能不去想这么多烦心事。我在“活着”状态上又进了一步……

有幸我并没有一直沉沦,一周后,逐渐清醒的我明白:后期颓废的表现,导致公司方面我确定回不去了,但是也不能一直沉沦,我开始在网上查找工作;出于前途的考虑,一般兼职显然是我不想接受的,这时,网络一个聘请推广团队的招聘引起了我的注意。出于之前在it产品推广的经验和人脉累积,我开始去找是以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以卖电脑方式组建推广团队;后期三人的核心团队基本确立,还有供应商确定,并有几个订单的成功之后,正准备扬帆起航,供销商的狡猾(哄抬出货价)和团队中学生身份的无法专注原因,团队的小船说翻就翻,这种“活着”的痛楚再次创伤了我。

这次,我明白了自身能力的不足,想自立门户,是不行的。但是随波逐流,和一般大学生一样安心等到毕业,再找份专业工作显然已经不再适合我,一方面,我专业知识已经不牢固,另一方面,我听说很多师兄师姐一样为工作焦头烂额,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值钱,加之先如今国家对创业的鼓励,平民创业的大军里面大学生创业已然是异军突起。

所以,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我安心留在学校,其一补一补专业知识,其二课余时间我更多选择去学校的图书馆,阅读一些关于管理、营销等知识类的书籍。毕竟选择创业就代表着需要比一般人承担更大的风险,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降低失败率。一次,一本名叫《店铺微营销》的书引起了我的注意,里面有关于一些微店成功的案例以及操作方式,意识到互联网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于是我又萌生了一个新的念头——开微店。

开微店,首先要选择一个行业,再挑选自己想营销的产品,于是我在网上了解各个行业发展情况,成人用品出现在我的视界,这个小蓝海行业,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我国国民历来的“含蓄”情怀。但是考虑到有前景就有机会,更多人不愿不想做的事情,我去做了就有机会成功。所以接下来两天我寻找到两个有共同眼光的曾经战友,一起开启了这个新起点。洽谈合作方、选择营销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服务、推广营销……直到现在,一切还算进展有序。

当然,实话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我国,各行各业都不容易,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例如现在的资金匮乏,推广受限……在这不能一一倾诉,但到最后,无论成败,我都不会后悔这个经历。鲁迅说过:本身就穷,折腾对了就成了富人,折腾不对,大不了还是穷人。如果不折腾、一辈子都是穷人。这我不认为是鸡汤!

越王卧薪尝胆四载终灭吴,我们也一样,没有挑战“活着”勇气,怎有资格追求生活?

我就是这样“活着”,我就在等待那么一个机会!


如果你也是这样“活着”,欢迎你与笔者有更多精神交流!微信公众号:youai325

相关文章

  • “活着”,只为等一个机会

    引言: “越王勾践,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

  • 隔云端|57|力量的乘(✘)

    文/云端一梦 一把剑藏锋数载未出鞘只为等一个遇见 另一把剑光芒不见未开锋只为等一个机会 两把剑遇合璧风云动月无双 ...

  • 活着,只为活着

    初见《活着》,我不太明白余华先生为什么给书取这么一个名字。人活在世上,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活着吗?就算苟延...

  • 只为活着

    一川籍男人,今年43岁,和老婆带着一个念三年级的儿子在西安打工。似乎在西安呆了若干年,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在他的世...

  • 只为活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年一年过得真快。 昨天跟一位老朋友聊天,因为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将至,不免感叹岁月流逝之...

  • 只为活着

    1 看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出乎意料的顺畅与沉迷。原本以为这类风格的小说语言必然晦涩难懂,需要逼自己一把才能看...

  • 只为活着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工厂,工资不高,但是稳定,一干就是六年,我是个比较安逸的一个人,所以一直没有鼓起勇气来换一...

  • 活着只为活着——读《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有很多热衷于思考人生和命运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活着》‖ 只为活着而活着

    活着 余华的《第七天》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书,那是一本唯一一本我觉得讲述了生离死别,以亡者角度最贴合的书,可能也是因...

  • 2017-09-29

    每一个人都只为自己活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只为等一个机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v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