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突然看到了一本有点高深的书,叫《沉思录》。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作品来自奥勒留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部著作是斯多亚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引自豆瓣)
斯多亚派哲学内容:
1、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火,火只是一种被动的本原,上帝才是原始的火,是万物的最初源泉,有世界大火和世界轮回说;
2、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或"顺应理性"。德行是唯一的善;
3、在政治思想上,斯多葛派依据"宇宙精神"原则,形成一个最高权力之下的世界国家的观念。
内容很多都看不懂,大概是作为现代人很难体会当时作者经历的一切,但其关于世界一体化的思考却是让人很是惊讶。
公元前3世纪的思想穿过书本与现世界的我们相遇,古朴而充满使命感。
一
马可·奥勒留(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其《沉思录》中提出“丢开对书本的渴望,你就能不带着抱怨死去,而是欢乐、真诚地在衷心感谢神灵中死去”。
为什么他要特别提到“丢开书本”尼?
在现今的我们看来,书本也许已经是一种日落西山的物件,但在遥远的公元100多年,这确是个人拓宽视野的重要信息渠道之一。
那些伟大的思想,精炼的治国思维,以及宫廷秘史,都是通过这悠久历史的纸和笔一点一点记录下来的。
如同《易经》,如同《道德经》,如同《论语》,这些古老睿智的思想,从家学私塾口耳相传,到竹签石碑羊皮龟壳刻印,到纸墨笔画书写,随着生产工具的优化进步,这些思想文化也得以流传。
对于一个上进的治国者,书本的内容是他得以获取精神粮食的重要渠道,他会贪心的想通过书本获得世界各种异闻,不断打造自己的世界观。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 ,也是这个意思。
但也因为读书,看过太多与现今状态不大一样的世界而使人产生了更多欲望,而当你受困于现实无法满足欲望时,你便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从而抱怨周边。
这实际上都是自己内心矛盾冲突的表现。
那作为一个帝国皇帝,本来拥有这种欲望是好事,可以促发其不断发展帝国,为什么他反而说要丢开对书本的渴望尼?
马可奥勒留在位的近二十年,是古罗马帝国不断走向衰败的时期。战乱不断,洪水、地震、瘟疫灾难频繁,加上内部叛乱,罗马人口锐减,贫困加深,经济日益衰退,即使皇帝兢兢业业,睿智勤奋,仍旧无法阻挡帝国的颓势。此外,马可奥勒留熟悉和亲近斯多亚派哲学,遵从自然而生活,追求的是一种摆脱了激情与欲望,冷静和达观的生活,他恬淡自足,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劳作,把这些工作看作自己的应分;另一方面又退隐心灵,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宁静一隅。本质上有着清静无为的因素。这可能也许当时他生活在一个个人无能为力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上有关。
在内心追求与现实的冲击矛盾下,皇帝说出对书本的丢弃,其实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过分贪欲,找回内心的平静,这也就不足奇怪了。
二
《沉思录》中讲到一个情况,“那普遍有用的东西,其本性让它不得不如此”
这句话真的是一句精妙的话语啊。
一个物件的最基本价值,或最大价值必然是——有用。
怎么一个有用法尼?
譬如你的美愉悦了我的双眼,你的糖分让我饱腹,你的速干让我运动无忧……这些物件的最大特性就体现在被人们认可其价值。
而反过来,也恰好因为他们有用,因此我们认可了它的价值。
周公梦蝶,谁也无法确定谁是主场,但互相成就。
三
如果把时间想像成一条河流,河流川流不息,最终会纳入大海,大海就是我们地球的银河系。
但《沉思录》所言,时间好像一条由发生的各种事件构成的河流,而且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因为你刚刚看看一个事物,它就被带走了,而另一个事物又来代替它,而这个也将被带走。
河流本来是平坦的顺着大自然开辟的道路行径,毫无波澜,平平无奇,直到其生命结束也不会有任何特点让人记住。
于是为了让这个时间河流不一样,我们人为的设置了很多特点,比如毕业时间、纪念日、第一天上班等等,犹如在某个点设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这个石头就是我们经历某些人生时间的聚合体,我们的所见所闻形成记忆聚集在这些石头里。
现在这个河流就不大平坦了,因为它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石头,水流需要弯道,需要飞扬,需要跳跃,需要滴水石穿等等方式才能继续朝大海前进。
水流会带走一部分石子,也会有其他石子来补充。
这就是人生时间的记忆流,身体终究会分解为元素,但聚合起来便是一个有鲜活特色的个体,因为我们储存的那些石子记录了我们普通的平凡的人生历程。
所以说,过程即结果。人生重在过程呀,结果都是归于宇宙。
本文版权归作者公号正经脸说剧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