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自闲
国庆放假的第二天,我稀里糊涂地被加入了一个小学同学群。
仔细一看,原来此群为小学同学C君组建,零零碎碎拉了有十几个小学同学。
刚入群时,为了活跃群内氛围,群主连续发了多个红包,鼓励大家互相拉一下还有联系的小学同学。
同学们一见有红包拿,瞬间热情高涨,抢完红包也不忘去找找尚有联系的一些老友。一天的时间,竟然陆续找回了近三十个小学同学。
有些同学大家对名字还有印象,只是彼此都没有联系方式,有人就开玩笑地对C君说:“你不是班长吗?你应该有联系的人会比较多啊?”
C君连忙回答:“我可不是班长,那***是班长(也就是我,我和C君同姓,名字仅差一字),找不见的人让班长去找。”
作为当年的班长,习惯了在群内潜水的我,一看这水是潜不了了,赶紧冒头发了一个红包,又搜寻了一遍微信,拉了两个同学进来。
群人数固定下来的头一天,大家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纷纷谈起了近些年的变化,约好了有机会一定回老家聚一聚,有几个做家装建材生意的同学甚至约定了几个潜在客户。
群建好的第三天,慢慢就恢复了静音模式,毕竟每个成年人的生活都有一地鸡毛需要整理,谁也没有那么多闲暇时间去叙旧啊!
对于这样的群,我以前也加过两个,一个高中群,另一个大学群。这个群唯一不同的是——群里的同学大多已近20年不曾联系,但都对当年的那份童真抱有憧憬。
妻子说:“你加这个群有什么用?这样的群无外乎只有一个作用——混的好的向混的差的展示自己到底混得有多好,群主肯定发展不错!”
我不置可否,诚然,群主确实混的不错,但是还有几个同学比群主混的还好。我印象中当时一个班32个人,目前资产千万以上的有两个,其余大多在大中城市发展,有房有车的不在少数,基本都在小康水平。
反观当时的班长,一毕业就混进了体制,摸他爬滚打十余年,到现在也仅仅是一名科级干部。棱角被磨平了不少,能力却没增进多少,唯一变化的只有眼角的鱼尾纹和越来越麻利的嘴皮子,毕竟平时偶尔也会批评人啊。
一番对比下来,不仅让我想起了温水煮青蛙,混体制就如同温水煮青蛙,混的久了,慢慢就丧失了跳出去的勇气和能力了。
因此,我常在对我的学生讲话的时候强调一句:“一定要时刻保持跳出体制内并且活得很好的能力,这种能力你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这种能力呢?
我想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变通的能力,毕竟这个社会唯一的不变就是变。要趁着年轻,多去折腾,勇于尝试,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有可能不被社会前进的洪流所淘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