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奇女子。
有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和张爱玲。
还有并称“南北碧城”的吕碧城和秋瑾(秋瑾也曾使用“碧城”做笔名)。
这个和秋瑾成为闺蜜,和众多高管、文人产生绯闻的女子,就是“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中的那个炙手可热的民国奇女子吕碧城。
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的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
光绪三年进士及第的吕凤岐,是安徽旌德人。
他一生有4个女儿,吕碧城排行第三。
大女儿吕惠茹、二女儿吕美荪,和吕碧城,都以诗文闻名于世,有“淮南三吕,天下知名“的美誉。
特别是时年12岁的吕碧城,诗词书画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就连清末诗人樊增祥,都对吕碧城的诗词称赞有加。
1895年,吕凤岐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到乡下去处理祖产。因为觊觎吕家家产,乡里的族人勾结绑匪劫持了吕碧城的母亲。
当时刚12岁的吕碧城,听到消息后,立马写信给父亲的朋友求援,找人搭救自己的母亲。经过一番波折后,吕碧城的母亲最终安然回到京城。
虽然及时救出了母亲,这件事却给吕碧城带来了负面影响。与吕碧城早有婚约的汪家人,认为吕碧城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厉害的手段,不适合嫁进汪家做媳妇,于是提出了退婚。
女子被退婚,这在当时是很耻辱的事情。
吕碧城爽快答应了退婚,但内心深处却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这件事也一度给吕碧城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婚约解除后,吕家人不愿再在京城生活。于是母亲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去投奔在塘沽担任盐运使的孩子舅舅严凤笙。
▼
吕碧城在舅舅家的生活并不顺心。
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吕碧城想去天津探访新式“女学“,但思想传统的舅舅认为女人应该恪守妇道,因此严禁吕碧城去接受新思想的教育。
自小就有胆气的吕碧城,一气之下,独自一人去了天津。
20岁的吕碧城,在天津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日子过得很是窘迫。
幸好她听说舅舅署中一个秘书的夫人,当时正在《大公报》馆内,于是写信向她求助。巧合的是,这封信被《大公报》的总经理英敛之看到了。他很欣赏吕碧城的才气和胆识,于是邀请她来做《大公报》的见习编辑。
由此,吕碧城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编辑”。到达报馆仅仅数月,吕碧城所写的诗词就受到了内外一致的赞誉。到了1904年,年纪轻轻的吕碧城就当上了《大公报》的主笔。
▼
吕碧城是一位难得的大美人,别人说起她时,都称是“冰雪聪明芙蓉色“,现代著名女作家苏雪林也曾称赞她说:美艳有如仙子。
但吕碧城却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殊荣,也没想过利用这份美貌。相对来说,她的才气更令人难忘。
她12岁时写下的词句: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其中的勃发英气,连大诗人樊增祥都不敢轻信是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
▼
等到民国成立后,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吕碧城也进入了新华宫担任他的秘书。当袁世凯策划复辟称帝时,因为不满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吕碧城愤然辞职,带着母亲去了上海。
在上海居住的期间,吕碧城开始与外商合伙做生意。不到三年的时候,吕碧城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女商人。
在著名思想家、《天演论》的作者严复的帮助下,吕碧城开办了北洋女子公学,后来她又成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女校长,在校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式女子教育。
▼
自从与汪家退婚后,吕碧城一生未有婚嫁。
不是因为不想嫁人,而是“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
其中梁启超和汪精卫等人条件还不错,但遗憾的是,梁启超大了她9岁,汪精卫又太年轻(与她同岁)。
而对她有知遇之恩,也有爱慕之心的英敛之,因为早有家室,根本不在候选范围之内。
关于结婚这件事,吕碧城也说过,钱和门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学上的地位。可惜一直遇不到合适的伴侣,幸好她自己有钱,还可以以文学自娱。
▼
终生未嫁的吕碧城,在1929年(45岁)的时候,开始念佛。
不仅不再吃肉食,吕碧城还开始宣传动物保护的生态理念。到了46岁的时候,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了在家居士,取法号曼智。
1943年,61岁的吕碧城孤独地死于香港九龙。
根据她的遗命,她的骨灰被和面揉成丸子,投进了中国的南海里。
▼
近三百年来的最后一位女词人,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她留下的不仅是传奇的一生,还有不少经典诗词——
当年拾翠时,共说春光早。
不是一声孤雁,秋声那到人间。
春归春到原如梦,莫问桃花前度。吟赏路,便咫尺西洲,忍却凌波步。
浪淘沙
百二莽秦关,丽堞回旋。夕阳红处尽堪怜。素手先鞭何处着?如此江山。 花月自娟娟。帘底灯边。春夜如梦梦如烟。往返人天何所住?如此华年。
浣溪沙
处处烟波锁画桥,梦中犹自倦双桡。仙源常寄转无聊。 欹枕乡心惊断雁,卷帘秋影见层嶕。欲随风雨入中条。
蝶恋花
法曲先闻犹隔面。绣幕开时,一霎横波乱。七宝妆成来阆苑,天衣曳处星辰闪。 优孟风流班宋艳。不逞名场,便向歌场现。举世滔滔声色恋,烧残秦火才人贱。
卜算子
只有断肠花,那有长生药。徐巿同舟去海东,谁见重还客。 红萼旧诗邮,碧汉新蠡测。人住尘寰我月球,世外通消息。
这里只是附录了吕碧城诗词的其中一小部分,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她的诗词里有整个民国的夏天。
春归春到原如梦,莫问桃花前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