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影响一个生命。
一、儿童内在发展特质
儿童时期,遇到问题,父母翩翩起伏的大道理往往让儿童感觉不安,因为他们对大道理还不理解。正确的引导方式是通过游戏,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序渐进的方式促使儿童去领悟。
二、感受
儿童通过聆听和观察后,产生自己的感受。父母根据自己的原有特性“大声”控制儿童的感受(哭闹),只会得到片刻的宁静,而宁静背后的点会在某个时刻再次爆发。父母应拔草除根,遇到儿童感受(哭闹)发泄时,接纳他发泄的行为,并细心寻找感受(哭闹)的根在哪里?有效地解决根部问题,平静的面对,对儿童成长和心理构建做到平衡。
三、示范可取行为
成人安排儿童去做任何事情时,他们会认为儿童能做好。其实,在儿童大脑收到安排时,在他对安排事宜不熟悉的情况下,儿童的大脑则处于混乱的状态,就如同我们看到孩子刚开始学穿衣,可能上下颠倒,穿出来的衣服也会出现反穿等等。正确引导方式:成人慢下来做示范,儿童看得多了,大脑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这门技巧。
四、信任
父母面对儿童,认为儿童还小,就会连续消耗孩子的信任。殊不知,自己的行为会成为儿童效仿的对象。父母面对儿童时,应做到尊重儿童的行为,接受儿童的感受,面对问题,实事求是、言而有信,引领儿童懂得爱护自己和物品,还要注意规则。
五、儿童的天马行空
“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牛顿的质疑使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试验了7千多次,终究成功”,爱迪生的冒险行为使他研制出“电灯泡”。名言名句名人的行为,成人都略懂,只是在面对自己孩子的天马行空却有些不理解。生活中,孩子的冒险精神、质疑行为,统统是他们创造力在发展,父母面对孩子的天马行空时要给到孩子机会,鼓励他们去创造,说不定我们就会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心里想的是什么,哪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一切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相信美好的存在,那我们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包括自己,与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