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是时间之流中,最神奇的东西。余秋雨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两个年龄,一个是生理上的,一个是心理上的,生理年龄是与时间同行的,真实地与时俱进的,是记载我们生命的长度单位,心理年龄却不然,是记载我们灵魂厚度的尺寸,它既是逆流而行的,又是顺流而下的,有时又是停滞于时间之中的,历久犹新!
正如法·波德里亚在《冷记忆Ⅰ》中说的:“任何生命都有两条轨迹:一条是线性的和不可逆转的轨迹,那是生老病死——另一条是椭圆和可逆转的轨迹,那就是相同形象的周期性运行。”生命的时间链与心灵的精神链,二者合二为一,存在于心魂生生不息的长河!一种随时间起,也随时间灭,另一种,可以穿透时光,永驻人间!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时间,是孕物和造物之神,每个人,都在时间的流逝中,体味着自己的百味人生,用两种不通的年龄进行计算,用生理的年龄标榜在外在世界的时间长短,以心理的年龄来营造性灵世界的丰富。我们可以改变心理年龄,永葆青春;却对心理年龄望洋兴叹,无可奈何!任何人,对于飞逝的时间,分秒不停的生理年龄,都只能做一个顺水推舟者,是一种宿命无奈。只有在心理年龄,我们才可以做命运的主宰者,不断地运筹帷幄,勾画我们心灵天空的蓝图,品味你我厚实深邃的人生!
但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的时代,人的心理年龄过早地衰老,在生理年龄还未随时间之舟航行到岁月深处时,心已经沧海桑田,在物质世界的世俗社会中的颠沛流离,使心过早地变得圆滑、世道、深沉,市侩,一个少年老成的民族,一个城府深似海的人群,一个处处机关巧设的社会,我们的心灵何处藏身?在当下的时代,一个人,一颗心,远离物质是不可能的,而身处物质主义,现实哲学的洪流中,做到常在河边走却要不湿足,又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而要像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也可以“而无车马喧”式的“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就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在任何时代,都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能够驾驭时间,在窥视生理年龄的间隙,保持心理年龄的青春常驻,即使鹤发还是童颜,就算人老未泯童心,是心灵愈发的充实和饱满!如美酒佳酿,在时间的酒缸中越醇越香!
他们往往是人类一些高贵的心灵使者,一些超越于时间之外的心魂。作为真正的艺术家,他们即使身处俗世,但心居一隅,俨然一朵傲立于凡尘中却“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大多是这样一些在时光的飞逝中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心灵却越发的年轻和纯净,即使到了人生即将落下帷幕时,我心依旧,人类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就似凭借这样一些拥有美好的心灵的人,源源不断地传承着,人类文明是超越时间的产物,所以,只能借助于这样一些拥有超然物外的心理年龄的心魂,我们常说,岁月不饶人,往往指的是我们的生理年龄,我们目之所及的;而在心海深处,伫立着另一个时间无法管辖的领域,它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每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不随时间滚动的年龄,不受时间贿赂的心灵,才能度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人生!
对于年龄,一个最为敏感的问题即时间。而关于时间,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她在一大片田边玩耍,看到了许多大大的西瓜,很想吃那些西瓜,但又没有够上买上田地里任何一个大西瓜的钱:她只有三毛钱。于是,瓜农对小女孩说:“对不起,那我摘一个小的西瓜给你。”小女孩却不同意,执意想要一个大西瓜,于是说:“不,我想要一个大的,我就挑那个小西瓜,不过,我要过一个月后来取。”于是,小女孩把三毛钱交给了瓜农买了一个小西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间的神奇性: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否则也然。而我们人生的两种年龄,一个是化腐朽为神奇,即心理年龄由无到有,由简到丰;一个是化神奇为腐朽,即生理年龄从有到无!由幼到壮再到消亡,都是由时间来实现的。我们应该向小女孩学习,向时间索取我们心灵——心理年龄的成长和厚实,而非生理年龄,因为,在哪里,无论我们这样努力,注定是失败的,一种宿命的消亡,肉体的毁灭!
对于人生而言,心理年龄,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年龄,人生的真正意义,是由它来确定的,但在世俗社会中,由于人性之弱点——虚荣心作怪,却往往重视生理年龄。即世俗的面子问题,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这是人性之弱,也是世俗之故!在物质浪潮的高涨下今天,这样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世人往往重视脸面的浮华虚荣,正如我们现今的世界,往往在物质上能够从本质出发,而身体力行地去实现,而在有关心灵的修身养性,我们却常常流于表面,注重形式,也许,是物质是我们可以把握的,而心灵却不能,因为她是无形的,就如空气中的氧,但却是生命耐以存在的根本!所以,这样以来,我们常常忽略心灵的修养滋补。虽不知,脸面的衰老是保养所不能抵抗的,而心灵的滋润却能日久弥新。而时下世人这样的一种“脸面观”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牡丹之爱,宜乎众人!”而珍惜和关注心灵之人,应该是“鲜有闻”吧?
这是一个最具颠覆性的时代,一个注重关注心灵之外的社会,一群“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民众,价值的迷茫,信仰的缺失,心灵的贫乏,使生理的年龄的衰老速度越发加快,心理年龄也随之日渐苍老!而一个心理年龄年轻的民族,才是一个最具活力和想象力的民族,一个注重生理年龄的社会却恰恰相反!而我们的民众,当下的时期,在物质浮华的世态的感染下,一味地只关心外在形象,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心灵的鲜活与深邃!
在这样的时代,因为心灵的枯竭而无病呻吟,所以,是一个有诗歌却没有诗意的时代;因为想象力的困顿而枯萎衰竭,因此,是一个有婚姻而无爱情的时代。因为物质和欲望无限的膨胀,因而,是一个有生活而无人生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