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53478/9a882c3babae122e.jpg)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乃赋《史记》;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而作《石头记》;
马克思“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终成《资本论》。
佛教之《心经》,基督之《圣经》,伊斯兰之《古兰经》。古往今来,家国圣贤,宗教文明,无不著书立说,前能见古人,后尽是来者,时常拷问自己,写作为何?无关苍生,亦无风月,皆为有一颗舞动不羁之灵魂。
写作有无尽之乐趣,无穷之理由,而我总结为三点:
写作者会生活
每一位笔者都想妙笔生花,书写不凡,但是生活平凡,哪有千篇。唯有细微之处见末节,举手之间关乎情。生活之中见过太多的人谈话必及买车买房带小孩,要么抱怨工作的艰辛,或者诉说工资的低廉,一部手机一部剧,一个抖音一世纪。很少有人愿意拿出一个悠闲的午后,沐浴在余晖之下,一杯清铭一本书,偷得浮生半日闲。
上下班的途中,我会放下手机,看看旁边杂货铺的老板有没有东野圭吾的忧愁
晚上为自己明天做一顿素食,静候水从波澜不惊到气泡翻滚的过程。
每一顿餐是心无旁骛,没有媒体资讯的打扰,色香味必须用眼鼻舌来感受,这样每一口下去,才能体会阳光的滋味。
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吗?”答曰“用功。”问“如何用功?”禅师道“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问“世人皆此般,大师何异乎?”禅师答;“世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3478/9e48583ddad86ab5.jpg)
写作者会深度思考
文王演《周易》;仲尼作《春秋》;屈原赋《离骚》,每一位先贤巨子一生接受的资讯量没有我们一个月的大,为何他们千年不衰,成为经典。究其根本乃多数人已经不需要思考就能过活。
我平时跟人聊天喜欢跟人交流的话题是“你下班以后或者周末怎么过?”如果他的回答为刷朋友圈追剧等无关自身学习进步内容的,我也就基本知道他的成就了。如有人告诉我为看书运动,学习写作,我即知此人可交也。
深度思考者会探寻人生的无穷乐趣,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我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需要什么能力能达到;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才能具备这些能力?这些跟你所处的位置没有任何关系。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写作者会扩大传播力
相信非常多的伙伴读过或者听说过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其中提到财富自由之路之路是为了时间自由之路,财富自由是起点,时间自由是目的。写作出书是时间利用最高效的方法,畅销书或者能创造流行IP都能一生衣食无忧。《盗墓笔记》、《鬼吹灯》、《小时代》、《斗破苍求》都是书籍畅销,电影电视翻拍,其作者身价早已过亿,身为小说迷的我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当然我认为这种峰值不是所有人能达到的,甚至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到达山脚之下,那还为何写作?
我们身边都有自己的朋友亲人,我们每天也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见面,当大家都普通平凡时,或者你的写作者身份就是独树一帜的标签。而你的内容就是你扩大自己现在的圈子,提升你在圈子传播力和知名度度最好的方法。
如果有一天世界即将末日,我唯一愿望就是用一个最坚固的保险箱,锁进我的一本书,这样还可能让下个文明看到有一个叫做谭某某的故事。
拘管以前说的很多,做的却很少,想的很多,成的却很少,其实未来即在当下。
一天释迦摩尼静坐沉思,探索生命奥义,心有所悟。问身边弟子“人生几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几十年吧”。佛祖摇头。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轻声答道“真正称得上人生的只有几年吧”。佛祖又摇头。二弟子疑惑,便问“依你之见呐?”佛祖沉沉答曰“人生只在呼吸之间。”
人生只在呼吸之间,写作何尝不在,一点一滴,皆为写作之材;一分一秒,尽为写作之时。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3478/8c98ea74b9e49ec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