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164:老大要警惕“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

《资治通鉴》164:老大要警惕“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17:27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原文】

宪恃宫掖声势,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后帝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民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宪大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使以田还主。虽不绳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

【译文】

窦宪自恃皇后的声势,从亲王、公主以及阴家、马家,都畏惧忌惮他。窦宪曾经以一个很低的价钱,强买沁水公主(明帝的女儿)的庄园,公主畏惧他,不敢计较。后来皇帝从庄园经过,指着问窦宪,窦宪暗中喝阻左右不能照实回答。

后来被发觉,皇帝大怒,召窦宪切责说:“我仔细想来,当初经过被你强夺的公主庄园的时候,你的做派,不就是赵高的指鹿为马之术吗?这让人越想越惊惧恐怖!先帝在任时,常教阴党、阴博、邓叠三人互相纠察,所以诸豪门贵戚都没有敢犯法的。如今尊贵如公主,还要被你侵夺,何况小民!国家要抛弃你一个窦宪,不就像抛弃一只雏鸟、一只死老鼠一样吗!”

窦宪大惧,皇后也穿上降级的服装告罪求饶,过了很久,皇上的怒气才消解了,让窦宪把庄园还给公主。虽然没有治他的罪,但是也不再授之以重任。


【学以致用】

01,这一段,我看到了汉成帝的影子

当年汉成帝对待王氏家族的人,也是这个语气语调,发了一通雷霆之怒,过后自己把气给消了,什么惩罚都没有

现在汉章帝也出现这个象

汉成帝那个时候,毕竟争对的是自己舅舅一家, 上面还有个母亲王政君在(我给他找个理由)

而这呢,仅是窦皇后的哥哥

如果换作是普通人,或者是其他非企业主的人,到另外说

但是,他是一国之主,一个大企业的负责人,

这样的现象,就是一个很危险的征兆

02,司马光对这一段有个评价

臣光曰:人臣之罪,莫大于欺罔,是以明君疾之。孝章谓窦宪何异指鹿为马,善矣。然卒不能罪宪,则奸臣安所惩哉!夫人主之于臣下,患在不知其奸,苟或知之而复赦之,则不若不知之为愈也。何以言之?彼或为奸而上不之知,犹有所畏;既知而不能讨,彼知其不足畏也,则放纵而无所顾矣!是故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人臣之罪,莫大于欺君罔上,所以明君最恨的就是这个。孝章皇帝说窦宪已经到了指鹿为马的地步,说得很对。但是,之后又不治他的罪,那奸臣还有什么顾忌?人主之于臣下,最怕的就是不知道他的奸恶。但是,如果明明知道了,却又赦免他的罪,那还不如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为奸为恶,而皇上不知,他还有所畏惧。如今皇上知道了,却没有任何后果,那就无所畏惧,更加放纵了!所以,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这是人主最需要戒惧的。

老大这个位置,既要有恩,又要有威

既要有菩萨心肠为人们谋福利,又要有霹雳之剑果断斩灭一切阻碍之敌

重要的关键在于,速度

红线是不能碰的

在古代是欺君罔上,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就是公司的红线

一碰就玩完了,管你之前的贡献是怎样的

老大这个时候讲情面,就是在自毁企业的治理根基

贪污腐败,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是三大致命黑洞之一

教员在延安时期坚决处理肖玉璧的事件,就是认识到这个“腐败黑洞”对组织的破坏力,所以不看他的功劳,也不看他是不是从老井冈走出来的兵,坚决执行,谁求情都不管用

这不是老大无情,而是老大看到了很远的未来,这恰恰是最大的有情

我们知道,三大战役不到三年,蒋家集团就迅速败亡,最后缩到小岛上,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腐败

但是,腐败不是从1945年日本投降,蒋氏集团到达最高峰时候开始,真正的开始,应该是在黄埔军校创建的时候,从蒋校长开始的

当他私自拿钱笼络人心的时候,这个“黑洞”基因已经存在,以至于后面也想要规正思想,发现已经回天乏力

所以,不管是汉章帝遇到的这种欺君罔上的事情,还是肖玉璧的这种腐败侵蚀,都是一种对企业治理结构与治理权威的挑衅, 你弱了,对方就强了,所以,要时刻警惕

03,“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人主之深戒也”

该用的人,拖着不拔。  该请退的人,拖着不能去除,都是非常危险的

前者容易让人心凉

后者容易滋生腐烂,重点在于腐蚀人的思想,腐蚀组织的上进心。

同时,这种行为会让人不清晰公司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是什么。

相关文章

  • 《资治通鉴》164:老大要警惕“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

    学习内容: 【原文】宪恃宫掖声势,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宪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后帝出过...

  • 2020-02-14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 华杉版资治通鉴【434】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2019-0

    4、 刘肇得以立为太子,梁氏私下相互庆祝,诸窦氏听说后,非常厌恶。皇后想要独占太子母家恩情,忌恨梁贵人姐妹,(刘肇...

  • 知善

    知善而为之,非上之善者也。知恶而从之,非道者可遵也。知善而为,知恶而避。贤者是也。世人视以贤,勿傲而足。非...

  • 知而不语亦是善

    有一本书里说过“知道而不去揭穿是一种善良“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默默问了自己-我善良吗?知道别人短处我没去揭穿,这一点...

  • 随记60:阴恶恶大,显善善小

    阴恶恶大,显善善小。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上集,文言: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意...

  •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人性而无分别。 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知世故而不世...

  • 2019-12-24

    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一个人做了坏事,由于尚有益耻之心而怕...

  • 善恶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格物,弃恶扬善致良知。万善无恶是谓慈,大恶而善方谓仁。 善良只是善良,而...

  • 《菜根谭》·66 阴恶恶大显善善小

    原文: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做了恶但是害怕人知道,那么这恶中还有改过的良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164:老大要警惕“知善而不能用,知恶而不能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e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