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里吐槽最多的题型,大概非阅读理解莫属。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怎么理解还能有标准答案?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只能是哈姆雷特之一,另外999个哈姆雷特怎么想?
那么,哈姆雷特式的多元化理解和阅读理解试题的标准答案之间,是不是真的存在矛盾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弄明白为什么会对哈姆雷特有多元化理解,以及阅读理解试题到底考的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不同的哈姆雷特,是指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对人性的思考,以及读者对哈姆雷特复仇的思考。
他为什么要复仇,复仇这个事件本身如何评价?这些问题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就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但是,阅读理解试题会考这些吗?不会,阅读理解试题所考察的内容,会避开多元化的理解,而考察那些相对稳定、固定的东西,尤其文本内容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我们知道,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优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作品本身的思想性;第二是对读者的启发性;第三是作品文本表达方式的艺术性。
第一个方面,如果针对关于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命题,那答案必须是作品所表达的主要思想、主流思想。比如《水浒传》的思想性,主要是揭示民间起义的局限性和封建官场的腐朽。
当然,有人会从这部书里看到作者对女性或女权的漠视,会看到对英雄人物的赞扬,会看到暴力为美的独特价值观,甚至会看到佛道修炼的法门。这些,书里固然会涉及到,但绝非其主要表达的方向,自然不会被列入“标准答案”。
比如李白的短诗《静夜思》,其主旨是什么?一定不会脱离旅居的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至于李白当时为什么会思乡、用思乡来表达其他的思想情感等这些深入的话题,则人人会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不会在考试之列。
第二个方面,读者通过阅读会得到哪些启发,这样的问题更是发散性很强的问题。首先,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可能关注点不同。其次,作者的个人阅历、思想背景、文化修养不同可能理解的深度、广度甚至角度都不同。
所以,关于读者得到的启发这类问题,必然是阅读理解试题所避免的。也就是说,真正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那一部分,是不可能拿来考试的,尽管是阅读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就是关于作品的文本表达。比如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某个关键句的具体作用,某个字词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等等,这些来自文本本身的信息,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是主要的命题方面。
我们拿足球为例。观看一场球赛,“主题思想”无外乎竞技精神、娱乐精神,观众的观感是建立在这两点基础上的体验。
但是,同一场比赛,有人可能是为了追星、追球队,有人可能为了欣赏球星的帅气,还有人看到的是拉拉队的美女,这就像作品中的启发性,不会有统一答案,因此不在命题之列。
而某个具体进球采用了哪些战术,是哪几个球员配合的等等,这些如同作品的文本信息,无论谁来解答都必然是一个答案。
我们来看一道阅读理解题,以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为例。这首诗是这样的:
◎送何遁山人归蜀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试题给出两条注解,以帮助疏通文意: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第一题是这样设计的: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4分)
我们看,这个命题完全是针对文本信息而设的,考察的是学生对炼字的理解,对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理解,而这些都属于稳定的、固定的知识点。
此类题目的解答无非是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显示了什么以及艺术效果四个方面,所以定为4分。
参考答案就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