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西游记》,感觉特别有意思。从昨天到今天读完了15章,里面的诗词虽然不够精致,读起来也别有一番味道,感觉像我爹写得打油诗有点像。
之前读的几本书,《万古江河》、《敦煌石窟艺术简史》、《丝绸之路》在读《西游记》时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特别是《万古江河》让我受益非浅,更加印证了多读书有益处。
许卓云的《万古江河》,对中国文化的道、儒、佛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梳理,很庆幸读完这本书开始读《西游记》。
先来总结儒、佛、道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融合。
儒家: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
佛教发源于印度,在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从佛教初入中国,如以公元前1世纪计算,到唐代结束,经过一千年,佛教终于完全融入中国文化。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可视作反映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有的接受了外来宗教,有的人受佛教的启发,糅合中国文化中的若干成分,组织了本土的宗教。
总之,中国文化是儒、佛、道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西游记》最先出场的是猴子,猴子师从道家,所以道家最先出场,道家修炼可以成仙,长生等等。
第二个出场的是佛,从天国的观音、弥勒佛到人间的玄奘。
第三个出场的是人间儒家的代表李世民。
三个主流文化逐次登场。
1-15章,最喜欢的章节是孙悟空拜师学艺,以及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章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