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关注公众号。我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是觉得哪篇文章好,就会关注相应的公众号。 也要感谢公众号,因为以前能看到的杂志,基本是《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知音》之类。像这种频繁给你洗脑,打鸡血的方式以前从来没有的。
《富书》我觉得是唤起自我意识的那个公众号吧,然后《插座学院》讲职场也比较多,所以也经常在看。
今天看得比较多的文章。
是《富书》的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你的层次。
还有就是《插座学院》的小公司最好没有管理?纯属扯淡?
你离顶级销售,就差两点,第一点,就是让顾客知道你的存在。
这是乔.吉拉德的案例,他仅用3年就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销售,他成功的方法就是广撒名片。
去餐馆吃饭,给小费夹带名片;看球赛,站在最高处,在观众拍手庆祝时,朝空中扔一大把名片;寄送支票,也要在信封中留下名片。
因此,他一个月能发出1到3万张名片。和脑白金的魔性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样。当他的名字一年能在你家出现12次时,买汽车时,你自然会想起他。
第二点,是站在客户立场,给他们真诚的帮助,这就是“利他思维”。
当客户一个产品不还价就买时,如果你觉得利润大,可以适当降价。这样,客户被其他知情这个行当的人不会笑话,而且也觉得你比较贴心。
第四篇是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以前看过。对什么事情,埋头苦干就好,达到了一定量,肯定可以成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