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人的成长需要思维方式的提升,做基础工作需要的事执行,再往上走就必须有全局思维,看到趋势。
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确实是有些执行思维,而缺乏高度和全面性。虽然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到相关联的地方,不自私,但高度不够,所以只是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仅仅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无法往上走。
昨天带孩子去职业体验馆玩。一天下来,孩子很尽兴,我和朋友也聊的很开心。这个体验馆,应该在大点的城市很多,但在附近的小城里是唯一的一个,人很多。这个项目的构思很好,让孩子体验到各种职业都是干什么的,虽然浅显,但游戏性比其他的活动还是有意义的。每个项目大概需要半小时,从入场换装,简单培训,然后体验,给家长留出专门的拍照时间。整个过程很简单,但对服务人员来讲,一天要重复大概十几次同样的内容,每次最多16个孩子,最少的2个孩子也开始,后来会慢慢进去人,而且孩子和家长还不一定配合,所以服务人员的是有些疲惫的,有些很无聊、应付的走流程。
我没仔细了解他们的报酬方式,也许跟服务的人员多少有关系,可能有提成,但基本工资不会太高了。场馆的管理、道具的质量都很粗糙,服务人员的替代性也比较高,小姑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
上周去摘草莓,属于精准扶贫的项目,也谈不上管理。进去时给一个小筐,我原来不知道不允许吃,所以随手摘了几个方嘴里了,结果被盯上了,一个六七十岁的大娘直接站到我身边,一直盯着我。我很不自在,也不吃了,甚至不再摘了,只是看着儿子兴奋地喊这个很红、那个很大。后来,我实在忍不住问为什么专门盯着我们。那大娘扭头看看说:人家都走了,你们还不赶快摘了走。我无语地笑了下,然后问你们是按什么算工资的?她抱怨着:一天就几十块钱,中午管一顿饭,当官的让看着人,别弄坏了等等。我出来后,才听老公讲里面不让吃,但开始时没有公示要求,也没人给说。
扶贫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主要是人的思想太难以改变。曾经看过西藏一个未婚女孩为了让藏民增加收入,一趟趟地跑农户家里,帮忙找项目,找承租方等,委屈地哭:没结婚就跟当妈妈一样替他们操心。这个草莓园很简陋,人员管理也简单粗放,草莓的损坏率很高,我不知道盈利情况如何,但就我去的这天看,利润率不会很高,没有什么特色,而且人的体验也不好。
今天回老家,正好是镇上的集会,所以稍微走了几步看看。儿子想要玩具,在玩具店里待了一会。店里的东西很粗糙,质量低下,品种也不多,价格也不贵,人员很少,老板是年轻女性,坐在门外织十字绣,跟邻居卖厨卫的老板聊天。卖厨卫的也是个年轻女性,只是坐着,俩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我观察了近半个小时,只有我们进去买了一个5元的玩具,其他一个顾客都没进去。
很多人想开店,但开店是有成本的,即使房子是自己的,如果自己不用还是可以出租,有机会成本。自己开店,怎么也得比出租房子和自己打工挣钱多,开店才是合适的。镇上开店的女性,能挣钱的很有限。这样的生活也许只是为了相对轻松,但关门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观察其他人,可以反思自己,每天接触不同的环境,还是有很多益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