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昨天,在笨笨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我第一次听到作家李娟的名字,下单买了《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我不仅迷上了新疆阿勒泰,更喜欢上了向日葵,对文学的热爱也变得更浓厚了,也找到了写作的初心——记录人世间的美好。
以前有个说法是:“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人生如果不快乐,你也可以读读李娟的书。”
有个读者说:“每次觉得不开心的时候,就把李娟的书拿出来看,哪怕只是翻一翻,也觉得她的书页里会吹出来原野上的风。”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和焦虑,当你看到新疆阿勒泰6000亩葵花籽地的时候,那一刻,你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到了最柔软的部分,很温暖、很治愈。李娟的文字也一样,温暖和煦,如涓涓溪流,在阅读中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新疆从此成了我一个未圆的梦。
李娟说她没有像别人那样权衡利弊后才走上作家的道路,而是一开始就选择做了作家。
她从小不喜欢上学,也没有学习紧迫感,上课也不认真听讲,靠自己下课学一些东西,但是喜欢数理化,只需要掌握规律就能做出题的学科,她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科,在不小心遗失英语的小抄后,出于害怕把行李一卷就不再去上学了。
她离开家后,就前往乌鲁木齐去追寻作家梦了。被母亲找回去当了个小裁缝,因为当裁缝赚不到什么钱,母亲去山里当牧民了,在山里开了个杂货铺,家是个薄薄的塑料纸,一家人靠着拔地而起的韧性在山里做生意。
李娟先是在乌鲁木齐的流水线上打工,她偶尔去山里呆上一二十天。母亲开杂货店也没有挣到什么钱。后来,她把外婆带到了富蕴县,在医院旁边租了一间房子,她有了时间写作,写出了《九篇雪》。
写了一年后,她攒出了二十多篇稿子,刘亮老师把她的稿子带到了北京去投稿,她的稿件第一次得到了发表,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是离出书还有距离,她又继续边工作维持生计,边继续写作。
在那个期间她在《晨报》上发表了很多文章,段老师推荐她做了一名编辑,她又在《新疆都市报》做了记者,因为时代性强的标题,她第一篇文章就上了头版头条,那年,她才20岁左右。
因为自己缺乏沟通能力,她发现当记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她放弃了记者诱人的工作前景,辞职去了宣传部,在宣传部安安静静地工作了五年,攒了一万元,她就去了南方。
她在《文汇报》上的专栏也成规模了,可以出书了,她羊道系列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十几万字。她又回了新疆喀拉斯,朋友提供了她一个宿舍,她在那个时候没日没夜地写出了《羊道》和《冬牧场》。
很喜欢这句话:“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但是对文字我有洁癖!”
她的声音很温柔治愈,她的为人也很谦逊。谈到重新修改《冬牧场》,她很后悔那么多问题的一本书居然已经在全世界出版了三年。
2015年,她和母亲的关系闹得很僵,加上对环境的焦虑,她开始写向日葵的书,于是有了《遥远的向日葵地》这本书。
李娟高二辍学,打过工,干过流水线 体制内也干过,当过裁缝 ,种过向日葵 ,开过杂货铺,20岁开始写作,34岁加入中国作协,38岁凭借《遥远的向日葵地》获得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她比萧红更明朗单纯一些,她们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萧红喜欢用描写自然的方式,描写人民的生存,自然和牛羊成为了写作的核心,是她作品中带有象征意义的光;李娟身上对大自然美好情感构成了她文字的独有之美。
李娟的文字让我爱上了阿勒泰,爱上了新疆,爱上了向日葵,爱上了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是什么让我们相遇,是对土地的热爱,是对风的向往!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