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波士顿大学心理系教授 Deborah Kelemen 在一篇关于孩童是否是直觉论者的文章中提到过一系列关于混乱目的论和特别创造说(CREATIONISM)的有趣实验。当一些4-5岁的美国学龄前儿童被问及世上为什么有狮子和云朵时,他们的回答让人震惊:
“因为狮子可以被关在动物园里让人看”
“因为云要负责下雨”
如果你告诉他们雨只是云的产物而并非是云存在的原因,受访的孩子们会一致反对并告诉你云被创造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下雨。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询问一些7-8岁的美国孩童为什么那些古老的岩石都崎岖不平,他们的回答是基于功能性而非自然流程的:
“因为石头长成那样动物就不会坐在上面然后压碎它们了”
“因为石头上凹凸的地方可以让动物们蹭痒”
这两个回答分别是基于石头的“自我生存”(self-survival)和“工具“(artifact)的功能性来考量的,和石头的岩层堆积、风化与侵蚀毫无关系。
这诸多实验都体现出孩童混乱的目的论,英美很多孩童在襁褓时期就会生成一一个概念,就是玩具、衣服、食物等东西都是父母创造的,而自然界中的那些生物则是由造物主创造的,有意思的是受访孩童家庭中有许多是无宗教信仰的,直到他们长到11-13岁时才会开始对事物的起源之因产生分歧,神奇的”造物主信仰“似乎是与天俱来的。另外有一些学龄前儿童能很清楚地认识到动植物不是某个人创造出来的,可他们仍然会倾向于认为一些远古之物是造物主的杰作,比如海洋。
For example, evolution is generally misconstrued as a quasi-intentional needs-responsive designing force, indicating that even when adults elaborate alternative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signs of intention-based reasoning about nature are still in evidence (see Evans, 2000a, for review).
...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ven in a post-Darwinian culture, continuity rather than conceptual change may be at play in educated individuals’ preference for teleological explanation.
——Deborah Kelemen
文中提到两个很关键的点:
1 用物理还原论(physical-reductionist)推导一切自然事物,这无疑是人类思想史发展至今的重大成就,而英美很多家长对此并不在行,这就导致了有一些人用”以为需要所以存在“这样的观念作为万物演化的理论基础,一概而论的目的论由此而来;
2 有相关机构发现大众在一个知之甚少的领域中会自然地持有目的论来解释一切(动植物的存在依据);
我认为在两方面需要格外注意,一是肯定作者所说的物理还原论(physical-reductionist)来推导不熟悉的自然事物,和唯物论化的格物差不多,前提是去探索而不是去验证。其二则是理解进化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也要了解自然选择存在的合理性,不然可能会得出结论:一般人有五根手指而非四根或者六根的原因: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五根手指最适合用来握持某种防卫和捕猎的武器,或更容易采摘到某种水果,这无疑就是把五根手指的存在作为前提了。关于手指头的数量,我们放到下回再聊。
如果你不够了解历史,也就无法理解现在。许多事情你身在其中,所以感觉不出任何问题;回到历史中,你就没有任何事情可作为参考,这就可以分辨出哪些是理所当然的,哪些只不过是历史进程中非常偶然产生的结果。
——尤瓦尔 . 赫拉利
人类也是自然事物,和意志一样可以通过物理还原的方法来理解——神经细胞活动的过程。斯宾塞把幸福解释为“人体各种技能都能得到满足的状态”(生物解释),在《设计心理学》中,诺曼也把懒惰解释为“能量最小化”(物理解释),这证明所有自然事物都可能用还原论来得出一个更有创造力的模样。由此也可以在各个相关领域做到对抽象目标的具象实现,这是否对我们理解诸如情感化设计有更多帮助呢?
参考阅读:
Are Children ‘‘Intuitive Theists’’?
更多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