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重新探索放松和游戏的能力~~
第二章的内容,系统治疗框架的前提。我们分开来看题目。我把它分成三部分来看,第一部分,系统治疗,第二部分,框架。第三部分前提。昨天我问了这个问题,根据两位老师的回应,我的理解是用系统论的理论(?)对来访者或来访家庭进行心理治疗。就好像认知行为治疗一样,以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为基础,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治疗。怎么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促成来访者改变的一门服务。我的理解也就是说后面谈到的框架和前提都是为了系统治疗服务的“工具”。
我们来看第二部分,系统理论的框架,我理解的系统理论的框架就是在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对家庭或个体的个案概念化。认知行为疗法的框架比较明显,核心信念—中间信念—情境——自动思维——反应,情感,生理,行为。
第三部分,系统理论的框架前提,也就是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治疗师自己作为治疗工具的准备,在这一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就提到了设置灵活的格式塔。
同时作者在这一章还谈到了谈到了三点,房间的设置,一些规则的设置和特殊的设置。
我们来看第一部分,设置灵活的格式塔。
说到这,我联想到这本书中李松蔚老师写的推荐序5,题目是先吃一颗巧克力(听题目就感觉到放松),在第三页第三自然段。在前面他谈到玩就够了,玩的过程就传递了改变所需的全部信息。游戏 胜过一切有形的言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了依赖经验、智慧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一种看向“对方”的深切关注。这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时刻把对方的状态当作自己的服务目标。“我”想表达什么,有哪些表达偏好,都不重要。跳出来,要去看对方是谁,他处在怎样的情绪状态里,是否准备好接受新的信息?这些问题必须萦绕在咨询师的头脑里。不但如此,他还要考虑自己的工作将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结果,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否有困难,是否愉快,能否感受到支持和尊重?会不会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把游戏当成工作方式,也需要治疗师具有足够大的内在空间。不计较对错真假,相比道路,游戏更注重乐趣和体验。这需要治疗师有容错的空间。
如果不涉及到项目研究,所有的工作都是为来访者服务,在这本书中,作者在把自己作为工具的时候,他设置的特点有哪些?人员不固定,时间适应孩子的需求,会有暂停治疗。这是作者的设置,并不是所有的治疗师都这样设置,有不同的个人特点。
第二部分房间的设置:
专业,保密,宽敞,舒适,放松,必要的设备配置。
系统治疗聚焦于社会环境作为心理障碍的背景,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这个环境我们感觉舒适,放松,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感觉紧张。可能感觉最明显的是家。身体感受,非言语信息。非言语信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治疗室是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吸引孩子和家长,释放一个信号,让来访者可以在这里有一个放松自己的空间。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设置是为来访者服务。
房间的布置:
治疗室的设计应该适用于儿童。考虑格式塔生态心理学(我的理解:在治疗室中,环境和人是一个整体,在保障儿童安全,治疗师放松的情况下设计治疗室的整体布局)。
治疗室分为三部分,谈话区,游戏区和观察区。
治疗室里的规则
规则是必须的。关于规则,我想说一些我自己的一个个人体验:规则太多或者规则太少反而失去了规则意识。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既可以确保孩子的安全,又可以告诉孩子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比如作者提到的“说话帽”,提示轮到谁说话谁说话,其他时间听他人说。在孩子违反规则时,作者会让父母来处理,要求其遵守规则(如果父母管不了,意味着什么?或者怎么办?)。只有当孩子试图破坏物品或想去攻击治疗师时,作者会选择直接干预保护自己的领域(?)。治疗师的出面干预还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处在危险中而父母不作为时(威胁跑到街上去)。治疗室不能成为对抗治疗行为的舞台。确保这一点,需要吸引孩子,制造一个共同关注的焦点,提供吸引儿童感官的玩具,知道如何引起孩子对游戏式学习和尝试的兴趣。
系统治疗的特殊设置。
上门探访式的家庭治疗。对于那些觉得进诊所非常困难的青少年,父母无助,他们被问题所卷,嵌入问题和情境中,不知道怎么办,没有力量帮助孩子走出来的求助的父母。治疗师分两部分主动去接触这些家庭,一方面,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在车里交谈,在自由的天空下或者一起在城市里漫步。把物质上的照顾和社会服务与参与治疗联系起来,但这并非常见的治疗方式,这种方式在无家可归的家庭(?)中证实有效。针对儿童和青少年以及针对父母的系统性团体治疗,在设计上注重调用资源和解决问题。一方面,系统性家长辅导和有视频辅助的系统性育儿工作,帮助父母加强自己的能力。
对于探访式家庭,家庭模式的呈现可能更激烈,对治疗师的要求也更高。家庭是来访者熟悉的地方,对于治疗师来说是陌生的环境。
看第二章,让我联想到当下我们所处大环境的系统,我的感受我们大多数人不断的卷入当前奔涌向前的时代大潮中,焦虑成为了生活中的常态。在这份焦虑背后是什么,我的理解是恐惧,是安全感的缺乏。这让我联想到另一本书看到的一句话,当人类受到威胁的时候,不是要寻找一个地方来确保安全,而是要寻求一个觉得比自己更强壮或更智慧的人的陪伴,从而获得安全感。父母或者其他权威人士可能被儿童或者青少年弱化,或者他们弱化自己以适应父母或者权威人士。
最后想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句话。敬畏每一个生命的呈现,本具自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