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话留口德,做事留善心,做人留后路

说话留口德,做事留善心,做人留后路

作者: 祝你一生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24-06-11 13:26 被阅读0次

《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对世间的任何事情都很洞明,看透彻,这是一种学问;

对人情世故很通达,懂得为人处世,这是大文章。 

为人处事是一门人生重要的必修课。

若一个人真能洞察世事,精通人情世故,便会领悟: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方为最佳的生存之道。

说话留口德,存福德

《鬼谷子》中写道:“口者,心之门户也。”

你的言语是由内心发出的,内心如何,你的言语就会如何。

人最容易犯的就是口业。

一个人最无情之举,可能就是用刻薄的语言去中伤身边的人。

殊不知,这其实是在削弱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是在削减你自身的福泽。

东汉末年的祢衡,因直言不讳和敢于批评权贵而闻名,但也因这种性格而遭受排挤和迫害。

一天,曹操召见了祢衡,希望这位才子能为他的霸业添砖加瓦。 

然而,祢衡却以一种几近疯狂的态度拒绝了曹操的邀请。

他自称患有狂病,不肯前往,甚至在曹操面前发表了一番激烈的狂言,这让曹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曹操心中怒火中烧,但他也明白,直接杀掉祢衡会失去人心。 

几经辗转,祢衡被交给了黄祖。

在黄祖那里,祢衡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

有一次,黄祖在战船上举办了宴会,当气氛达到高潮时,他向祢衡提问,想要了解在祢衡心中他的形象。 

祢衡轻蔑地回答道:"你就好比庙宇里供奉的神像,尽管人们向你献祭,但你却没有真正的神力。" 

他的直言不讳最终激怒了黄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被黄祖斩杀。

祢衡的才华横溢无可置疑,但有“口才”也要留“口德”。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我们讲究做事、说话留余地。

“真”这一字,是“直”下面加两点。 

引申到生活中,我们在说话时也要保留两点,实话实说是真,但实话直说就是蠢。

正如《易经》里:“嘴巴要留德,这样才能留住福报。” 

大德始于自制。

你的言谈时你生活的风水,你的话语是你命运的钥匙。 

知人不必言尽,知私不必言私。 

开口前三思,说话留口德,把握好言语间的分寸。

如此方可见容于人,走得更远。

做事留善心,得人心

萧纲说:“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

人生,是一场修行。

修行的根本,是修一颗善良的心。

在《明史》中,记述了一位名叫葛治的贤臣的故事。 

葛治自幼家境贫困,尽管他志在青云,但命运多舛,多次科举皆未得志。

面对现实困境,他选择投身宰相府,担任了一名管家。

即便身处低下之位,葛治却以仁心待人,从不凌驾于他人之上,反而总是细心观察,对有难之人伸出援手。

一次,宰相府中一名仆人因偷窃被捕,葛治察觉到这位仆人虽然衣衫褴褛,但气质不凡。

经过询问方知,仆人因家中老母病重,急需用药,情急之下才行此偷窃之事。

葛治听后,心生怜悯,私下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仆人医治母亲。

这份善举,最终得到了回报。

那位仆人后来通过科考,一举及第登科,成为了朝廷中的高官。 

他不忘葛治的恩情,向朝廷推荐了这位宅心仁厚之人。 

葛治也凭借其勤勉尽责和真诚待人的品质,赢得了百姓的敬重与爱戴。 

他的仕途因此一帆风顺,最终享有了长寿和幸福的生活。

古人云:“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以真诚之心行事,以慈悲之心待人。

洞察他人之困,宽恕他人之过。

你对他人的善意与关怀,最后都会回馈于你自己。

做人留后路,宽己路

在古代,有一位道士带领他的徒弟下山购买物资。

当他们经过一条河流时,道士开始搬动大块的石头,每走一步,就放置一块石头作为垫脚石。

徒弟疑惑地问:“我们只需过河,为何要如此费力地搭建桥梁呢?”

道士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继续搬运石头。

三个月后,随着季节的变换,天气变得寒冷,河水也变得冰冷。

当他们再次下山时,徒弟惊讶地发现。

之前他们放置的石头旁边,已经有更多的石块被堆积起来,桥面也被碎石填充,变得平坦,一座简易的石桥已经形成。

《菜根谭》有言:“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

留一步让三分。

人生在世,格局越大,希望越大。

曾经有一位老僧人,他倾注了一生心血建造了一座小庙,庙内香火鼎盛。

后来,他收养了两个孤儿,成为了小和尚。

有段时间,小庙不幸被小偷盯上,香火钱接连被盗。

于是,老僧人便在庙门口巧妙地设置了陷阱,当小偷再次光顾时,就被陷阱中的绳索牢牢套住,无法脱身。

众人本以为老僧人会惩罚小偷,出乎意料地,与小偷简单交谈了几句,便放其离开了。

小和尚们不解,问为何不将小偷送交官府严厉惩戒。

老僧人微笑着回答说:“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走上偷窃的道路呢?得饶人处且饶人。”

从那以后,小偷感激老僧人的宽宏大量,决心改过自新,转行做起了木材生意,并且逐渐变得富有。

某年,小庙不幸遭遇了一场大火,化为灰烬,所幸的是,所有和尚都安然无恙。

正当大家沉浸在悲伤之中时,那位曾经是小偷的富商,慷慨解囊,主动出资重建了小庙。

《朱子家训》说:“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为他人着想,亦是为自己铺路。

让步于他人,便是为自己留下退路。

在行事中留出一线余地,自己的道路将更加宽广,也能走得更加长远。

一岁年龄一岁人,一岁经历一岁悟。

《小窗幽记》里面说:“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说话留德,不评判,不妄言,才能存住福气;

做事留心,不武断,不猜疑,才会得到人心;

做人留路,不狭隘,不排挤,才可行而至远。

人生起伏,本是世间常事,处世行事,宜留余地,宽以待人,能恕则恕。

相关文章

  • 说话留口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说话要注意留口德,就算关系再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 我们说...

  • 生活不易,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古语有云:“得饶人处且饶人”,“留口德,得福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做人做事,留些口德,最后...

  • 做人要三留

    今天的文章想要和你分享的说话、做事、做人,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好的,我们现在开始: [if !suppo...

  • 为人说话,要留口德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工具。 话语人人都说,但真正会说话的人不多。 有时候,一句话暖人,换一句话会伤人。说话是一...

  • 天空有宽窄,做人要有度

    说话做事都要留一点分寸,不要得理不饶人,无理瞎胡闹,给别人留退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可是偏偏有的人喜欢堵自己后路,...

  •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

    古人常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人生这场修行,不在深山,不在道观,而在社会人情间。 修行的最高境界,便是在...

  • 留点空白

    说话不可太满,好积攒点口德 做人不可骄纵,好留一条退路 屋内摆设简单有序,留点转身的自由 音乐有些停顿,显得悠扬婉...

  • 说话留口德,才能存福德

    一位思想家说过: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确实如此,华丽的修辞,不及恰当的表达;频繁的诉说,不如含蓄的倾听。...

  • 做人留路,有理也饶人

    做人留路,有理也饶人; 做事留心,事有着落; 说话留德,话到嘴边等一等。

  • 要留口德

    总看到一些或听到一些人说些恶毒的话去诅咒别人,然后那些诅咒神奇的反弹回他过她自己的身上。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话留口德,做事留善心,做人留后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ow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