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 have minds and they have souls and they have ambitions... I’m so sick of people saying that love is all a woman is fit for. I’m so sick of it...…But I’m so lonely.
温柔贤淑、思想传统的大姐Meg嫁给了爱情;独立自由的二姐Jo在孤独中成就了作家的梦想;目标明确的三女儿Amy如愿以偿地嫁给了爱情和财富,成功跻身上流;小妹Beth传承了父母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一生都在付出爱心与善意,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每个角色都存在独特的光辉。女孩们的差异让她们共同的成长故事变得丰富多彩,有时候姐妹之间会因为生活矛盾而扭打在一起,但更多时候还是会紧紧地抱成一团,这种互相扶持又互相竞争的感觉是微妙而真实的。
成长是一件带着阵痛的过程,看着她们的人生轨迹走向截然不同的归宿,令人感慨,也令人唏嘘。
长相平平的Amy,从小就是几个女孩子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既没有大姐的美貌贤淑,又没有二姐的天分才华,因为淹没在姐姐们的光环之下,她极度渴望被看见、被记住、被喜欢,但两位姐姐被男士邀请去看戏,Amy嫉妒地大喊大叫也无济于事,只能负气地烧掉姐姐最珍贵的手稿来报复。
从小到大,她只能通过野心和不懈努力去争取姐姐们唾手可得的爱和关注。这种成长环境过早地激发了她对于物质的渴求,唯有将内心的安全感寄托于身外之物。她明白,唯有通过婚姻才能改变阶层和命运。
Amy的野心得到了姑妈的认同,财力雄厚的姑妈安排她到欧洲学习法语和绘画。经过多年的栽培之后,长大后的Amy俨然脱胎换骨,成为了超凡脱俗的大家闺秀。Amy的华丽蜕变代表了世俗规则中的励志版本。或许故事的初衷并非源于拯救家族的伟大誓愿,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为自己的幸福而清楚明白地奋斗同样值得尊重。
同时,也十分理解二女儿Jo起初因为捍卫女性的独立和自由而拒绝爱情,几年后又因为无尽孤独而后悔不已的矛盾心理。
人年轻时会更向往诗和远方,为追求自由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稳稳幸福,又遥远又宏大的理想熠熠生辉,充满了势不可挡的魅力和诱惑;但是长大后发现事与愿违,当我们翻山越岭后,发现风景仍然停留在更远的远方,可那个说要一直等你的人却不在原地了。
奔赴理想的过程注定是孤独的,活成时代的旗帜和标杆,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我觉得更多的人是不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往往是什么都想要,反而不能够决绝地舍弃杂念和欲望,有时候反而是匮乏到没有选择的人更能够聚焦目标,全力以赴。
如果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认清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然后坚持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干扰和诱惑,孤注一掷、飞蛾扑火地燃烧自己、绽放天分,算得上是一种幸运。
如果Laurin的表白出现在不同的时机,Jo可能会Say Yes并成为一个幸福的妻子,而世界上也极有可能会因此而少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虽然人们都贪婪地想要不负爱与自由,但现实往往面临鱼和熊掌的选择,要么共同播种一片小森林,要么孤独地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即使在今天,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并不如男性轻松自由,还远没能从传统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所以当Jo为成千上万的独立女性摇旗呐喊的时候,我格外感佩她的勇气。
如果爱与自由不可兼得,那就尽可能活成让自己于心无悔的样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