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有两件事让自己有一念的成长,所以这些事情并没有发生很长,而只在一念间。但分解出来好像很漫长。所以由此可见,我们身体的能量生灭是刹那刹那的,快得根本觉知不了。等待我们发现时,我们可能快一些还能保持深呼吸,再慢些就是只能是发出来或者压抑。
所以所谓细微处,就是能在每一个念头里去成长,在真实地心地上照见自己。
第一件是早起准备拿书,没开灯,谁知道衣兜有个洞,手机铛一下就掉了,我也很抱歉,马上捡起来。点点可能吓了一下,我妈跳出来急得喊:干啥子呢!
当时没有做声,但那一刻明明想道歉,但是说不出来,能觉受胸腔的跳动。
后来点点醒了,我妈又再说,都是你,以前花花也常被这样喊,心中想,事情已经发生有什么好说的。居然不是很好气地回了一句:手机掉地上了。
下一念想,对啊,已经发生的事有什么好说的。所以对方已经喊出来了,如果再继续,这样事就没完没了,需要的只是道歉。智慧的人就是只知道这件事需要这样做,而不是想着为什么需要我来做。解决问题者,智!
我伟大的母亲大人当时一下好像也反应过来,所以我妈也是很有觉悟,要不然也不能生了我。(好像有夸赞的嫌疑,嗯)
所以那一刻又深一层地意识自己拔除来了一些东西,稻盛和夫说:随时准备说“谢谢”,虽然看似很疼。不管是晴是雨,都不忘感谢,人要达到这种境界简直太难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心态问题。
另一件是早餐时建议爸爸尽量带孩子走路。一是对自己进行锻炼,二是爸爸带着孩子一路上学的感受不同。希望爸爸能够给孩子更积极的方式。但在爸爸那里觉得为什么不选择快捷方式。
也是。不是说妥协而是既然他现在没办法理解,那就没必要当下强求,如果有更好的契机可以再次建议。
有问题的是我认为自己错,这个错不再我说了什么,但我错在对对方的反馈过来的态度起了习气反应,因为说什么其实没问题,不需要患得患失,别人不接受有不接受的理由和拒绝的自由。但自己因为别人没有接受感觉对方的不智而不开心,所以是自己不智。
每一天同一个问题会以不同形式深浅爆发出来,让自己不断原形毕露。最后发生情绪也称之为烦恼化为不同的角色天天在身边演戏。
人生一场戏,那可不就是嘛。
道家讲:精神内敛。
看花时看花,但看的不是花多美,而是看花的活泼,且把花的精神收回来,而不是盯着花看,被花看过去了。
人生大道至简。但我们太顽固了,只能一点点拔。
有人总问,为什么要这样去成长呢。为了善用真正的自由,为了从容,为了欢喜自在。
达得到吗?
稻盛和夫说,喜欢燃起热情,人生要时时“有意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