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天地,那里本该是思想自由流淌的乐园。
然而,当外界的声音开始告诉我们“不能想那个”,或“不能做这个”时,我们的意志就会压制某一些不应该有的想法与动作。
在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我们可以做到非常自律。但时间长了,只有禁止,没有满足,意志力就会被消耗殆尽,曾经被压制的想法与欲望就会绝地反击,充斥着我们的脑海,让人的心理防线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这就是劳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懂得放松,保持松弛感。处于限制、自律的状态之中,我们的意志力会处于负增长,只有处于满足、放松的状态之下,意志力才会呈现着正增长的趋势。
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不要以为自己能够保持始终如一的在线状态,偶尔懈怠、懒散是可以允许的,是为了滋养自己,让意志力得到解放,让身体与心灵得以放松。只有在放松与紧张之间反复磨练,才会让意志力变得更加强大。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禁锢欲望,使用意志力是比较常见的。如果我们不懂得一点心理学,是难以与自己和谐相处,最终得偿所愿的。
在这个以瘦为美,充满了颜值焦虑与健康隐患的时代,为了追求曼妙体型,健康身体,很多人或许都曾尝试过,见效比较快的低碳饮食。
刚开始,减少碳水的摄入,确实会让人很快看到减肥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深处的那份对碳水的渴望却愈发强烈。
平时不受待见的白馒头,在此时却成了最大的诱惑。当我们品尝起来,发现它们是那么地松软可口,散发着淡淡的麦香味,给人带来了巨大安慰与满足。犹如饥荒之后的食物补给,让人难以停止进食的冲动。
这就是很多人说过的减肥反弹现象,极度克制饮食之后,很容易给身体造成一种闹饥荒的紧张感,一旦有了进食的机会,不让身体和心理得到满足,就根本停不下来。
在冲动与理智之间不断挣扎,如果选择停止,会让人减肥成绩前功尽弃。如果不听从身体的呼唤,继续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很有可能会让人患上厌食症、暴食症。这时候,禁锢会对人的身体与心理造成双重伤害,让人患上抑郁症。
除了饮食之外,青少年们游戏上瘾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头疼。
当游戏被限制时,孩子们的内心又会如何应对呢?对手机的掌控感、对游戏的渴望,会让他们在禁止与欲望之间不断徘徊。这种强烈的压制,往往会引起更大的反抗。
当欲望无法被长期压制时,有些人会选择用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寻求解脱。但身体的痛苦只会让精神更加崩溃,最终导致精神疾病的产生。
弗洛伊德在《哀伤与抑郁》中,详细分析这两种情感的区别:
哀伤与抑郁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有丧失感,深刻的沮丧感,对日常的快乐失去了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知能力下降。
但哀伤者的症状会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消失,而抑郁者则不仅不能消失,反而会加重,出现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对抗身体本能需要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抑郁者容易自责、自罪,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觉得自己理应受惩罚。他们会对自己进行攻击,并且会延展到过去与未来,认为他们自己从来都没有好过,而且未来也是一片黑暗,毫无希望。
哀伤使世界变得贫瘠而空洞,抑郁则使自己变得贫瘠而空洞。压制欲望只能以毁灭来结束,无论毁灭的肉体还是精神。
真正的自由,是学会与欲望和解。适当的满足、合理的引导,才能让我们在追求美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