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5年前的这个万木吐绿、生机勃发的季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威日报创刊发行了。武威日报的创刊,是武威历史上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大事。她的问世,使武威的党政和人民有了自己的喉舌,使武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了自己的纸质媒体,使近两百万武威人有了一份精神文化大餐。武威日报为促进武威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发挥了并且正在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1987年7月,我告别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生涯,走进了武威日报社,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新闻战线,在武威日报社开始了梦寐以求的新闻记者工作。 我在武威日报社曾经工作了26年。26年间,有过辉煌也出过差错,有过欢笑也有过苦恼,享受过鲜花也遭遇过荆棘,五味杂陈,一言难尽。但是,回首往昔,我们在武威日报社的每一天都过得是那么充实丰盈、那么富含价值、那么激情飞扬!
02
我刚进报社的时候,报纸还是周报,还是铅字印刷,而且因为报社没有自己的印刷厂,一直在原武威市印刷厂代印。总编们安排我到二版(经济版)编辑组从事编采工作。那时候我们出去采访,报社给大家配备了绿色的鹿牌自行车。这是我们最称心的交通工具,我们就骑上自行车到处跑。有一次,我和梅生虎从林业部门获悉了一条信息,古浪有六个老汉在八步沙压沙植树,事迹突出,成就斐然。我们觉得比较好,就采写成了一篇小通讯发表了,标题是《绿染八步沙的人》。这是新闻媒体报道六老汉先进事迹的第一篇新闻稿件,我们也成了报道八步沙六老汉的第一人,同时为武威日报赢得了荣誉。遗憾的是稿子发了以后没有荡起什么涟漪。后来省上来了一群记者,现场集体采访八步沙六老汉的先进事迹。其中甘肃日报社的记者独具慧眼,写了一篇消息,标题是《六老汉的头白了 八步沙的树绿了》,发表在甘肃日报头版头条。这个作品后来荣获甘肃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深深地为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个新闻主体的重大价值而惋惜,更为自己没有深入现场采访这个全国性的重大典型而懊悔。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当一个好记者。
03
那个时候好在年轻。白天东跑西颠、走街串巷,抓的是针头线脑、鸡零狗碎;晚上回来赶写稿子,快写快发。时间的推移,历练的丰富,使我们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逐渐自觉地深入感受生活、思考人生,尝试着写深度报道、问题性报道。我沉下身去,和个体户们交朋友,和他们谈心,看他们工作,比较扎实地了解了个体户们的工作、生活和所思所想。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全社会的改革开放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人下海了、试水了、干起来了,更多的人还在怀疑、在观望。那个时候的个体户,全然不能同今天的私营老板相提并论。今天的老板们西装革履,拥资百万,一掷千金,令人艳羡,在社会上享有崇高地位。而早期的个体户们,起早贪黑,提篮小卖,栉风沐雨,战战兢兢,常常被人像赶牛羊一样驱赶着躲躲藏藏、到处流窜。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应该享有合法的身份和地位,应该享有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其次是资金问题。刚刚结束十年文革动乱,大家都是穷人,甚至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富裕的钱财拿来做生意?第三是经营场地问题。今天的经营场地到处都是,而且设施齐全、配置高超,人们面临的倒是经营场地大量闲置,而过去大多是东跑西颠、沿街叫卖。我在充分采访、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写成了《个体户的苦恼》上中下一组三篇系列报道,发表在《武威报》的头版,自我感觉比较好,在社会上、读者中产生了较好效果。
多年在一线从事新闻报道,逐渐感悟出了一些经验,琢磨出了一些诀窍:一件新闻作品要想获得读者的欢迎,受到社会比较广泛的好评,产生积极甚至良好的社会效果,首先要在选题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选题为百姓所关注;在采访时必须沉下身子探究究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来的新闻作品读起来才过瘾解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古老的武威城才慢慢地向现代化迈进,基础条件差,设施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文明的需要。其中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厕所数量太少、质量太差。加上世世代代形成的陋习,随地大小便现象随处可见,降低了城市的舒适度,也严重损害城市形象。抓好厕所这项工作,能补上城乡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提升卫生习惯,倡导文明风尚,而且大大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给生产生活方式、城乡面貌和居民风貌将带来巨大变化。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我就不怕跑路、不怕脏臭地走街串巷,一个厕所一个厕所地查找和探看,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采写了深度报道《不方便的“方便”处》。稿子刊发后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对于推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04
我们有理由自豪地说,武威日报的报人没有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05
作为武威日报曾经的一位老报人,我为报纸献过计、写过稿、编过版、熬过夜、跑过腿、受过罪,基本上经历了报社发展的全过程,见证了报纸和报社每一个进步的脚印。自己的奋斗和努力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数十篇新闻作品分别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甘肃新闻奖一等奖等新闻奖项,还受到甘肃省记者协会和共青团甘肃省委的联合表彰,被授予全省最佳优秀青年记者、甘肃省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在武威日报社的26年,是我的一份永远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美好记忆。
06
著名作家汪国真在《我喜欢出发》里指出:“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我可能不算是人生的成功者,但是我会有不尽的追求,我永远不会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我会在追求成功与完美人生的道路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武威日报社培养了我们,为我们每个武威日报人施展抱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平台。 我从内心深处感恩报纸,感谢报社。我们也为武威日报奉献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记者是我无悔的选择,办报纸是我理想的追求。
衷心地祝愿武威日报越办越好!
(参加纪念《武威日报》创刊35周年征文大赛,荣获一等奖)
作者简介:甘肃景泰人。西北师大中文系毕业。曾被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授予“全省最佳优秀青年记者”称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