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见识》一书中提到:商业的本质在于让人多花钱,而非省钱。最初看到这句话是感觉未免太夸大其词。看书是为了《见识》嘛,不必再一字一句上较真。而后半句在于让人花钱,而非省钱。却给了我新的思考。
1、商业的基础是消费
文中举例了曾国藩攻克太平天国,恢复南京时,首先就要恢复秦淮河上的烟花之地。这是非常透彻的眼光,类似于先把一个城市的基础建设搞好,建一个生活娱乐的综合体。表面上纸醉金迷,背后是支撑这些纸醉金迷的产品输出、服务输出,直接带动了就业,带动了老百姓的生计。钱袋子饱满了,自然又会出来消费,如此以来,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和更多百姓的生计。
过去讲WG经济的发展靠三驾马车来拉动:投资、出口、消费。现在三驾马车已经熄火了一架半。首先投资过热,收紧银根喊了多年,也的确起到了遏制效果;出口之2009年以后就已经疲软了近10年。可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下降吗?
没有!不降反增。
原因在哪里?消费。拥有充裕的人口优势和购买力旺盛的人群。这是商业的基础。一二线城市投资的基础建设一方面为本地区的消费提供了便利,地铁、机场、高速、公园、CBD等等,另一方面提升了本地区的吸引力,导致一二线城市人口净流入。这些都是对消费层面的利好消息。
当然还有近两年的城镇化进程,原来城乡人口比例是三七开,而今天城乡人口比例恐怕是七三开了。很明显这多出来的四成新居民(人口规模剧增6个亿啊,相当于大半个欧洲)为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
商业的基础是消费,消费的基础却是人口。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最后归结于消费的竞争,本质落在消费规模和消费质量的竞争。即人口数量与人才素质。
2、省下来的钱去哪里了?
消费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10年前淘宝的用户不知道是不是和今天拼多多的用户一样受到一部分人的轻视:为了省钱,低收入群体,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但是今天再看看淘宝、天猫的用户,大部分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了吧。消费者在成长,聪明的平台是在伴随着消费者的成长完成自己的升级。
刚刚过去的618,各大电商卖家都在做促销。对于用户来说是省钱了,可是省下来的钱去哪里了?买其他东西了啊。看上去每件商品是少花钱了,但是算个总账,哎呦,下个月得吃土了。这是人性使然,更收入无关。有谁跟钱过不去啊。1000元能买2000元的产品,偏偏不,1000元就买1000的东西。是人都扛不住吧。
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不要在单品上让消费者多花钱,反而要替他省钱,而要追求他消费的连带率和消费频率。让消费者把钱省下来之后,继续花在你身上。
这一点小米做得很好,首先手机给人的印象就是便宜,买了手机之后只是小米赚你钱的开始,然后充电宝、音响、笔记本、电视机、牙刷、毛巾、平衡车等等,还有最近出的小米油性笔。
还有杭州的西湖景区,按理说把那一汪水围墙围起来,5A级景区收个全票300元也不过分吧。可是,睿智的杭州市政府没有,免费,只在灵隐寺、飞来峰、六和塔等一小撮景点收费。
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损失了看似高昂的门票收入,但是带给旅客带来的感受是,我是来休闲的,不是来逛景区的。休闲就可以闲庭信步,呆上一个星期也不会腻。而且每年都想来。那么当旅客逗留在杭州期间,他的吃住行娱的消费都产生在这个城市里,从而带动这个城市的消费。
当你到其他景区时,完全是观景的心态,付了门票,千万不能遗漏景点,步履匆匆。而且消费的痛感也来了,嫌景区吃饭贵、酒店贵、卖的东西也贵,实际上压缩了消费的欲望。
杭州的前市长在规划景区之前就算了一笔账,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留一夜,杭州一年的收入就会增加100亿。可谓深谋远虑。
3、把钱花在美好的事情上
今天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跟10年前比,实际上是更短而不是更长了。就如同双休也是近两年来才逐步普及的。但是给人的感觉确实每个人都感觉时间不够用了,节奏越来越快了。连下楼买水果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了?叫外卖。
为什么呢?因为业余的时间多了,业余的事情也多了。工作时间除外,还要学习考证、谈恋爱、看书、旅游、看电影、逛街、运动、社交、陪家人、学外语、练拳击、学做菜等等。要做到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
一方面,我们在拼命节省时间;另一方面,我们又拼命的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时间是这样,花钱也是这样。
最近几年,断舍离很流行。购买衣服、零食的次数骤减了,但是花在服装和饮食上的预算却不降反增,为什么?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了。原来追求消费的量和频率,而今天越来越追求消费的体验和质量了。
花在有形产品的预算少了,但是花在无形消费或服务的预算多了。视频网站的会员、线上线下课程的会员、旅游、养生等等。
我想,这就是消费升级的内涵吧。不是把消费单价提升上去,而是把消费结构和体验提升上去。从衣食住行到养娱休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