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年6月学习笔记

2020年6月学习笔记

作者: Vincent_Fang | 来源:发表于2020-06-30 20:35 被阅读0次

    如果不是吕世浩和杨照两位台湾教授,我对《史记》的认知还停留在高一上半学期学的那篇《鸿门宴》的层次上。尽管当时我们可能拥有最棒的语文老师,但高中语文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读懂每一个字,即把原文里的每一个字用当代白话文来解释;于是这种学习实质上是在搞翻译,相当枯燥无趣,对时年15岁的我们,简直是一种折磨。好在可能是《鸿门宴》全文篇幅太长的缘故,终究没有要求背诵,算是放我们一马;但记得隔壁班有个女生自告奋勇,把全篇都背了出来;惊讶之余,不知道该感佩人家对中国古典文学发自内心的喜爱,还是该称赞人家的刻苦努力,亦或是觉得她有点傻不拉几的,多做了不少无用功。三年后听说那个女生考进了北大,看来不凡的人总是爱做不凡的事,勤奋终将有所回报。

    20多年后,才逐渐领悟:即使当年看懂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乃至把全篇都背诵下来,我们还是没有读懂《鸿门宴》。因为我们通常只关注整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做一个简单的价值评价,谁做对了,谁做错了;当然通常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从而无暇顾及每个历史人物身上复杂的背景,个性,选择与功过。今天如果我们仅仅把合司马谈和司马迁父子两代人之力完成的《史记》看作是一部史书,写了一堆历史故事,那就是没有真正读懂这部著作。《史记》能传承两千余年,其魅力经久不衰,一方面是司马迁文笔了得,辞藻既简单又生动;另一方面也因为它绝非是一锅大杂烩,什么事情都往里扔。从三皇五帝至汉武帝时期,曾经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中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匆匆离开,这些人可能一共做了亿万件事情。然而,他们绝大部分默默无闻,所做的事情也平淡无奇,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而《史记》只记载了其中极少一部分人,一部分事,那么司马迁是如何做取舍的呢?如果我们今天用心读《史记》,就能感觉到《史记》并非在记事,而是在写人。司马迁写的所有人物,都是在他看来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过了时间的淘汰,仍然值得我们认识的人物。这就是司马迁看人的方式,他认为每个人都只有几十年的寿命;如果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里表现得浑浑噩噩,只是随波逐流地过好自己这一生,那么他就没有资格进入到司马迁的历史记录里面来;能够被他选中并记录的历史人物,要么有对自己有不一样的认知,要么对时代有不一样的作为,要么对生命的经历开拓出了不一样的可能性。然后,司马迁通过具体的事例彰显和表达这些历史人物的重要性,让大家都能感受到。

    司马迁之前的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人为什么而活着,比今天的我们有着更严肃的思考与认知,那个时代的人们‍‍认为‍‍人活着‍‍一定有很多‍比‍单纯只是活下去‍更重要的一些东西。‍因此,在《史记》中能见到‍很多人‍都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做出了自我选择,决定自己的生命要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终结。‍他们的自杀绝对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绝对不是一种逃避;因为‍‍在他们看来,‍单纯只是活着‍没有那么重要,但必须要坚持自己愿意‍‍付出生命‍作为代价的东西‍。‍伯夷和叔齐为什么不肯食周粟,而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上?‍司马迁将《伯夷叔齐列传》放在列传的第一篇,就是想起到一种宣示的作用——把坚持自己的信仰、原则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有没有丰功伟绩,史书都应该将他们的人格典范记录下来。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明白司马迁把《吴太伯世家》放在世家的第一篇的用意——在司马迁的道德价值判断上,最难得、最纯粹、最高贵的德行就是“让”。吴太伯人生中最关键的决策是“让国”,以成全父亲欲传位于弟弟季历再传姬昌的心愿;为了贯彻“让国”的决心,他甚至有国而不居,逃到尚未文明开化的地区,宁可文身断发,化身为野蛮人。轮到司马迁自己面对生与死的问题时,却有了不一样的结局;因为他自己这一生不为名,‍‍不为利,而是为了一个抽象的理想而活着。‍在“李陵之祸”中,司马迁触怒了汉武帝,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去死,要么接受宫刑。如果对汉朝人最基本的尊严稍有了解,就会知道选择接受宫刑,被养在宫中,那是比死还要痛苦的事。但在最终考量之后,司马迁几乎没有选择;因为《史记》还没有完成,他不可能选择去死,只能苟活下来,去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显然,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全然放弃了古人的这样一些精神与理想,才会对《史记》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产生诸多困惑与不解。

    《史记》‍彰显了中国历史的根本精神,‍那就是以人为中心。‍历史上活过的每一个人,如果他值得被历史记录下来,他必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跟空间中,当他面对一个具体的环境,‍面对这样的挑战,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他提出了自己不一样的思考,或者是他进行了不一样的行为和活动。‍‍如果没有这个特殊性,‍‍这个人就不值得被记录在历史里面。

    因此,读《史记》‍要用“求异”的眼光。尽管那些历史人物也是中国人,但他们有不一样的精神,‍不一样的原则,不一样地选择生或死的理由,以及不一样的活下去的方式。‍‍正因为他们不是活在‍‍我们当下的这种情境中,‍‍他们所做出的选择,‍在很多时刻,‍能够带给我们极大的震撼‍与‍启发。‍在中国历史当中,一直流淌着多样性。‍用“求异”的眼光看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的多样性,人的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在我们的眼前‍逐一展现开来。当我们把延伸的目光再倒回来,看自己;就不再需要‍‍用固定的模式‍来框定自己,以为自己只能‍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决定。‍我们可以重新‍‍认知自己。‍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在面对另一种现实情况下,‍到底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年6月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rf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