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五单元习作是《游——》,习作前有初试身手的学习,为学生写好习作做素材收集、熟悉景点等做准备。现在疫情当前,我也没办法带学生一起去某一个景点走一走、看一看,学生也不方便去更远的地方,加上我发现这些学生出去旅游的机会不多,倒不如从身边的景点引导吧!
以前,我对杜村的了解不多,看起来也就是一个古朴的村庄,不怎么知道其中的历史。有一次,听别的老师是村里有个庙,正在修整,当时感到挺好奇,可是也没能亲自去一睹它的风采。学校前面也有一个小庙,叫“关公庙”,可惜一直锁着门,只是庙院里的一棵老松树,一直超过了房顶,站在学校二层的走廊上更是看得清楚,它是那么高大茂盛、那么苍翠。可能老师们提到的那个庙和学校前面的这个庙差不多吧!
马上就要上初试身手了,我跟学生闲聊,村子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学生提到了“玉皇庙”,我才想起这可能就是同事们提起的那个庙吧。于是,我便布置学生去玉皇庙看看,画画示意图。

学生把自己拍的照片分享给了我,这个小庙也有她独特的地方,小巧玲珑,红墙耀眼。庙前的两棵大槐树先吸引了我的眼球,粗粗的,还没有发芽长叶,可能老树发芽都比较迟吧!同学们介绍,这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树龄了,我更加佩服它们了。玉皇庙建于清朝年间,1982年就被确立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进行了一次修缮,才使得孩子们更加喜爱去这里玩耍。

玉皇庙大约占地3000平方米,两层建筑。前殿有两个门,左侧的们进去往左走,是个小的纳物间。顺着右侧的门往里走脚下都是用石头铺成的路,有圆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像一个个大大的铜钱,长方形的大小不一,人踩上去坑坑洼洼,足以见证玉皇庙的历史。走到尽头往右拐就会看到向上的台阶,沿着台阶向上爬去便别有洞天了,台阶顶端竟然是护院的围墙,一直绕了小庙一圈。围墙和平遥古城墙的样式一样,有垛口,这大概也是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吧。小朋友们站在围墙上,把自己当成守护村子的战士,向下面的“敌人”射击。


小庙的二层到现在还没有开放,大概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吧。单从外观上看就足以让人向往了。木质的门窗,精雕细刻,廊板上调有花、云等图案,边缘上都是不规则的波浪状图案。
后殿也没有对外开放,有人说里面供奉着阎王爷,想想都觉得打寒颤。不过,还有吸引人的地方,每个殿的房顶都是人字形结构,上面盖着虎头青瓦,每个殿的四个角都有飞龙把守,它们面朝不同的方向,好像在仰天长啸,赶走妖魔鬼怪。孩子们说“玉皇大帝”是真龙天子,当然要让龙来守护他了。

这个庙又叫“北门楼”,因为它在杜村的北面。现在想想,杜村有东西南北四个门,人们又叫它们四个堡。学校附近有一个门就很古老了,厚厚的青砖依然很结实。古有“先有杜村堡,后有平遥城”的说法,老百姓也一直没有拆掉这些门楼,村子里的结构也基本保持原样。


如果你想对杜村、双林寺、平遥城有更多的了解的话,我想杜村是非来不可了!也期待玉皇庙、关公庙能护佑杜村的老百姓平平安安、安居乐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