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没有主见,很容易就会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到后来什么都想要,得不到的东西也会觉得遗憾。我曾经就是这样,大学的时候,想赚钱,所以一直说自己以后要创业,但是又觉得有海外留学经历也很屌,就又去申请了美国读书的机会,什么都想要,在任何方面看到别人比自己厉害就会暗自悲伤。于是,当有人告诉我说要拉着我创业,没有犹豫的就答应了,就这样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本身就是一个随意决定的事情,因为什么都想要,觉得可以现在创业上出头,就去了。
11年创业那会,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每天飘着。这种飘倒不是游手好闲,而是做了很多和核心业务没有关联的事情。心里对结果很没底,又害怕因为不努力失败,所以可以让自己很努力,也不休息,一直去公司,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直至结果。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直到12年10月之后老岳离开。才意识,刚毕业就做了老板,办公室也挺大,在南翔也吃的开,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并不在我,而在于我的老板。我只是处于老板之外的辐射圈。但是这件事本身,我才应该是结果的最终负责人,如果我没有处于对结果负责的核心角色,依靠别人的辐射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从那以后,我就意识到了,我不能依靠任何人,也不需要做样子给任何人看。就好像我努力或者不努力,并不需要做给别人看,因为我作为负责人,不需要做给别人看,然后让别人给我一个评价或者结果,而应该是我自己创造结果。同时和同事也是这样,我不能在乎他开心或者不开心,而应该在乎结果。如果为了他不要不开心,而放纵他做不对的事情,其实最终是由我来承担结果。自己是最后那一道防线,而不是别人。从此之后,也许外界看来,做的很多事情,没有以前有品位,有逼格,但最终我们取得了利润,这才是对企业对员工来说最重要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在过去的教育里,很多时候我们被教导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也会因此被褒奖。在学校时,我们不是在乎学习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希望认真听讲,好好考试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连高考也是,我们并不知道即使考上一个好大学,对自己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如果这么做就会得到社会的好评。一直到工作,这一点也一直被延续。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我们工作的结果创造了什么价值,而是在乎工作中要认真努力,这样即使没有取得胜果,也会被评价为努力的好员工。我们是活在别人评价里的人,而不是自己的世界里。
但,这是作为一名企业创始人的大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努力与否并不重要,取得结果才重要。我们在工作中,不需要别人评价我们努力或者不努力,不需要别人认为我们善良或者不善良,只要我们在做有价值的工作,能够不断取得成绩的企业就是好企业,有再多的赞扬,没有取得成绩的企业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坏企业。
作为一名企业的负责人,最终是你为你企业的结果负责而不是其他任何人,你不能指望你的员工、你的合作伙伴、你的股东来决定你的成功,最终只有你自己能决定企业的成败,其它所有的因素都是你找来的,来帮助你更加取得实现你目标的资源。因此,负责人不能有任何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某个或某几个人给了自己超出预期的惊喜。而应该是对全局有绝对的掌控权,运筹帷幄,使出全部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样,如果事情的发展预示着可能会失败时,更不能怪罪于某个或某几个员工的不努力或不称职上,无论企业有多少员工,无论员工多么失职,最终都会发现,企业的成功是所有人的成功,所有人都会因此收获,但企业的失败,是企业创始人的失败。即使有员工不称职,也是你没有能力能够阻止失败的结果。当有员工可能会有风险时,你选择抱怨他,指责他,而没有果断上线Plan B,甚至自己顶上去,那么只能说你把某个员工当作了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自己。但最终企业的结果是你为他负责,而不是别人,别人没有能力也不应当充当最后一道防线,这件事情只有你有资格可以站出来。
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也是如此。应当是由企业的负责人,根据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来制定整体的规划,然后在分为不同的模块,落实到明确的部门去执行,变为部门的规划,再由部门落实到每个员工,变为每个人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大船往同一个方向行驶。而不好的是,有些时候,创始人自己都没有明确的大计划,而是由每个人根据各自的规划汇总成部门的规划,然后再由部门规划汇总成企业的规划,这样做,最终企业的规划高度是由最基层员工决定,而不是企业最高负责人,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没有战斗力。
我们始终认为,人只有找到真实的自己,才可以变得敏锐,才有希望做到天人合一。每一个人都要明确意识到,如果自己负责一件事情,那么自己就是这件事情最后一道防线,而不是其它任何人。只有如此,才会对结果保持敬畏,才会为了自己的荣誉拼劲全力,去战斗,去拼搏,才会取得胜利。
我们的荣誉来自于我们的胜利,我们的胜利由我们自己决定,一切行为的标准都应该是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胜利,而不是其它因素,唯有如此,做为核心的负责人,才会充满力量,扫除一切障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