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一则漫画特别吸引我,叫做《小费和小鸭》,它们分别是一只小猫和小鸭。内容是通过它们的对话,来给我们呈现小鸭从困惑到明悟的过程。
我直接来说其中的一则漫画:
小鸭:妈妈,遇到老是跟我抬杠的鸭,很烦怎么办?
妈妈:别烦啦,他们可能只是害怕你。
一天,小鸭开始抱怨:今天真是太生气了!
妈妈问:怎么了?
小鸭说: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总爱跟我抬杠,我说什么,他都要说:“你不对,应该是这样”。
画面转到小鸭与同学的对话。
小鸭:我觉得草莓饼干最好吃了。
同学:那你是说小鱼饼干不好吃咯?我不同意!
小鸭:我觉得达达的泳姿好帅~
同学:你什么眼神啊,隔壁班的大白游得最好。
随后画面又回到小鸭与妈妈。
小鸭:妈妈,你说怎么会有这么爱抬杠的鸭?好烦!
妈妈:别烦别烦,它老是杠你,可能是因为怕你。
小鸭:怕我?为什么鸭?
妈妈:它害怕观点跟你一样,就会变成你,它自己就不见了。
小鸭:可是我没有让它消失呀!
妈妈: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它自己边界不清晰。内心没有边界,就像一个城堡没有城门,一旦认同了别人的观点,它的内心就会被别人入侵,由别人说了算,它很害怕,所以一直反驳你,来捍卫自己内心的安定。
小鸭:这么一想,它有点可怜鸭。
妈妈:所以下次它再杠你,你躲开不理就行,没必要烦它,也不用说服它认同你。
小鸭:对鸭,因为我的内心城堡,有一个大大的城门~
分享完毕,这是在公众号【徐慢慢心理话】上看到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当然我没有广告费,但我还是愿意把觉得好的内容分享出来。
看完这一段对话之后,我重新认识了“杠精”,原来他们害怕自我消失,才会不断否定别人的观点,靠着与别人的对抗来确定自己的存在。
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身边也有这样的“杠精”,每次都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恨不得大打出手,谁也说服不了谁,本来好好的心情就因为被抬了杠就变得糟糕极了。
现在想想,这完全没有必要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心智模式以及观点,你费那么老大的劲去说服别人,别人怎么会听得进去呢?大家都不喜欢听道理,因为一开始讲道理,就变成了“上下级”的关系,最后就只能发展成你们两个人的自我在不断对抗而已,观点早已经不重要了。
我曾经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叫《你总妄想改变他人》,还有一篇叫《别讲道理啦,对方听不进去的》,里面都是我几个月前对于改变他人、说服他人的感悟。
我越往前走,就越会发现世界的多元,你是对的,是错的,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完全不必浪费自己的时间来争论这些,你总能找到支撑你观点的例子,当然我肯定也找得到。
如果两种观点不是限定在同一种情景之下,我觉得就没有太多争论的意义,你还不如赶紧说一句:你是对的。要来得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