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书的人和不看书的人有什么区别?
家里。妈妈正在做事情,女儿哭着跑过来给妈妈告状:说弟弟把她绊倒了。以下是两个妈妈的不同做法。
妈妈甲。
妈妈正忙着做手中的事情,看着女儿哭哭啼啼的,有些不耐烦地说。哎呀,你看看你这么大了,你是姐姐,弟弟又不是故意的,哭个啥嘛。赶快把眼泪擦干,去看看弟弟在干什么。
女儿还在哭。
妈妈提高了声音说,别哭了。你是姐姐,让你照看弟弟,这算多大个事儿。别哭了!
女儿委屈地看着妈妈,用小手擦干了眼泪,抽泣着离开了。女儿看着妈妈,心理想着:妈妈太偏心了,自从有了弟弟之后,妈妈再也不爱我了。
一颗阴影的种子埋在了女儿幼小的心里了。
妈妈乙。
妈妈正忙着做手中的事情,看着女儿哭哭啼啼的过来了。妈妈停下手中的事情。关切地问:“女儿你怎么啦?”(这一问,让女儿感觉妈妈对她是在意的)
“弟弟把我绊倒了。”
“弟弟是故意的吗?”(妈妈这一问,把女儿带到当时的场景,马上想起来弟弟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
“那弟弟给你道歉了吗?”(让女儿回忆当时的情形,既然不是故意的,弟弟肯定道歉了呀,妈妈平时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是做的很好的,这一点作为妈妈心里是最清楚的)
“嗯,道歉了。”让女儿再次回忆当时的场景,培养孩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哦,那现在还疼吗?”(妈妈问女儿现在的感受,让女儿知道妈妈知道她开始疼。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伤心难过是因为我们在意的人没有看见,没有感受到,所以我们感到伤心和难过;如果我们在意的人能体会到我们的心情,我们也不会伤心难过了。)
“现在不疼了。”女儿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刚开始疼,现在不疼了。在女儿看来,她的一切妈妈都非常在意,她能感受到妈妈心中有自己。
“好,那你去跟弟弟开心地玩吧。”此时的女儿已经把刚才的不愉快都忘记了。她又开心地和弟弟玩去了。
在这个妈妈的引导下,女儿和弟弟的关系会相处得很好的。
妈妈甲和妈妈乙对孩子的做法截然相反,结果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很显然,妈妈乙的做法是正确的。妈妈乙是经常看书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学,妈妈乙就是在大量阅读幼儿心理学的基础上,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以上讲到的是作为父母,经常看书的和不看书的区别。
经常看书的人,视野开阔,看问题分析问题都很周全;经常看书的人,一般都是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人。
不看书的人,容易活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看待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看书的人,容易跟风随大流,比如前一段时间抢盐风等等……
看书吧,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能让你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